为卿画眉/文
导读:黄瓜以爽脆的口感,清新的风味,丰富的食用方式,在日常的饮食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我国以裸地、设施等形式南北各地均有栽培,是产量仅次于白菜的第二大蔬菜,对保障民生及农民增收都有重要意义。那么,黄瓜源自异域为何能在中国俘获万千粉丝芳心?浑身绿色为何被称作“黄瓜”?卓越的食药价值背后不期而遇的“苦味”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栽培过程中又该如何避免?本文将围绕这几个问题展开讨论。
跨越两千年的“易名事件”从张骞出使西域引入西汉算起,黄瓜在中国的栽培历史已有两千多年。初来乍到,同胡桃(核桃)、胡蒜(大蒜)一样,因其传自于“胡地”而被冠名为胡瓜,“胡”是以文明优越感自居的中原人对偏远族裔带有贬低意味称呼。
公元319年,羯族首领石勒建立后赵,羯是“五胡”之一,石勒讨厌别人在他面前提“胡”字,而胡瓜成熟后变为黄色,自此便有了黄瓜这一名字。唐代中医学家陈藏器所著《本草拾遗》对此有明确记载:
北人避石勒讳,改呼黄瓜,至今因之。
不过,这时“黄瓜”还只是民间叫法
等到了300年后的隋朝,“黄瓜”的叫法才获得官方认证。隋炀帝出于和周边少数族裔搞好关系的需要,以官方的形式开展了一波去“胡”活动,胡瓜得以均沾雨露。这一点可考证于明朝高镰所著《遵生八笺》:
大业四年二月,隋场帝“自京师还东都······改胡床为交床,胡瓜为白路黄瓜,改茄子为昆仑紫瓜。”
此后,在九州大地上“黄瓜”与“胡瓜”在不同地域间共存并用千余年,直至新中国成立,“胡瓜”的叫法才被“黄瓜”完全取代。
笔者栽培的老熟后的黄瓜
如今,这一舶来品,不但在对农耕情怀深厚的华夏热土上生根发芽,而且被发扬光大,乃至达到了“瓜生巅峰”,2018年,我国黄瓜栽培面积已达1900万亩,产量逾6000万吨,种植面积及产量均遥居世界首位。
黄瓜这一骄人战绩,与其自身出色的食用及营养价值密不可分。
黄瓜的美容脆爽与令人不爽高达96-98%的含水量,使其具备入口即碎,唇齿清香的卓越口感,而低热量的属性在使其成为补水上品的同时,更让减肥瘦身者对其秋波暗送、媚眼频抛。
基于此,近些年育种家们开发出黄瓜新品——美容黄瓜,这种黄瓜是将自身含有的丙醇二酸加以富集和发扬光大,丙醇二酸可以有效阻止糖分转化为脂肪,从而起到美容瘦身的效果。
这大大刷新了黄瓜在美容瘦身食品队伍里的存在感。
补水美容
需要提醒的是,丙醇二酸主要存在于黄瓜瓤和黄瓜皮里面,因此出于对农残的担心而削皮食用的做法并不可取,正确的操作是食用前将黄瓜在碱性水(比如苏打水)或清水里面泡15分钟左右。
不仅丙醇二酸,黄瓜皮还是Vb2、Vc、Ve等主要营养物质的大本营,不过,在自家菜园或观光园摘下来“撸吧、撸吧”就吃的时候,黄瓜皮却会让人产生一种不爽的感觉:嘴唇或舌头发麻。“农药残留?”仔细看,皮上确实有一层薄薄的、白白的附着物,很像是残留的农药,笔者每年都会被问到这样的问题,有些经验丰富的老瓜农也不明就里,对采购者的疑惑也无法准确释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