筒骨高汤是葱油拌面的灵魂。带骨髓的筒子骨含有很多骨胶原,细火慢炖一大锅高汤,勺出锅时撒一撮葱花,不需要多余的调料,纵情肆意的香气扑面而来。
当然,如果实力允许,再来一碗扁肉简直完美!皮薄馅嫩,脆爽的肉馅吃起来特别有嚼头。
岚谷熏鹅
制作岚谷熏鹅是十分讲究的,肥瘦适宜、体重适中的闽北白鹅是上佳原料。
除毛洗净后,将整只鹅放进锅里用清水煮至七八分熟,沥干后全身涂抹农家自制的香辣酱、椒盐等调味料,以文火将糯米烤焦出烟,与桂叶、茶叶一起熏制,直至鹅肉色泽金黄,香味四溢,方可出锅。
每一块鹅肉都裹着红彤彤的辣酱,其色如秋熟的稻谷光鲜明亮,其香持久浓郁,辣而不腻,嫩而不腥,看着就很勾人。
大口咀嚼,辣如猛虎下山,使得口腔不断分泌唾液,又仿佛能直冲到天灵盖。若你能撑得住这一口猛辣,会发现舌尖出现了一丝丝的甜味、茶香、桂香味……混合而成的复杂滋味依次浮现,猛辣、咸甜、鲜润,逐一释放,轰炸味蕾,让人沉迷其中。
莲子炖蛋
五夫镇有着1000多年的白莲种植历史,莲子果实圆大,洁白脆嫩,易烂面沙,自南唐至清末一直作为朝廷贡品。
五夫白莲炖蛋可以配上糖桂花,菜品色泽红亮,油润香甜。轻咬一口,莲子软糯,鸡蛋Q弹,香甜的鸡蛋在清爽的莲子中散发馥郁的香气,莲子入口即化后留有余香,喉底回甘,荡气回肠,美妙至极。
上梅笋饼
东笋、西鱼、南茶、北米,东笋即上梅白肉笋,味美、肉脆,脆嫩中带着清鲜,或加入酸菜爆炒,口感细腻肥厚,入口无渣,毫无涩味。这样直白热烈的鲜和嫩,仿佛令人身在山野。
山里人爱做笋饼,既因为美味,也因为笋饼可以长期保存。以白肉笋为原料制作的农家笋饼亦味美、香浓,是一道独具地方特色的农家菜肴。
将未生长出地面的春笋挖出,嫩笋的根部还带着土,牢牢地将鲜味锁住,剥壳的瞬间,清冽甜香扑面而来。剥去笋衣放入锅内煮5-6小时捣碎,按比例配上米粉、糯米粉、红酒糟、辣椒粉、食盐、葱头、味精及香料,搅拌均匀,再放入锅内蒸熟,待冷却后捏成圆饼再晒干或烘干,可煎可炸可爆炒,一口咬下,酥酥脆脆的声音是春天的回响。
文公菜:记忆中的好彩头
文公是南宋大理学家朱熹的谥号。文公宴,是武夷山独具特色的地方酒宴。作为宴席“主角”,口感鲜香嫩滑,油而不腻的文公菜,是文公宴中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