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糖与银氨溶液反应的用途,葡萄糖和银氨溶液反应

首页 > 农林牧渔 > 作者:YD1662023-06-25 07:01:23

在古装剧中常常能看到古人带着白花花的银子出门,大户人家的月钱也多是用银子结算。

中国古代有那么多银子,现在这些银子都去哪了,为什么从日常生活中消失了呢?考古学家给出了答案。

葡萄糖与银氨溶液反应的用途,葡萄糖和银氨溶液反应(1)

贵价白银,本限于富贵之家使用

白银的价值贵重又易于保存,很早在中东、地中海等地区作为货币,而在中国,白银作为货币却是汉朝的事了。

先秦时代虽然也有银币,但在当时的统治者眼里,白银与“珠玉龟贝锡”一样,是器饰宝藏的一种,价高稀缺的白银距离百姓的生活甚远。

汉武帝曾实行币制改革,采用了银和锡铸成白金作为流通货币,白金按照不同的形状和图腾,价值三千钱、五百钱、三百钱。

但由于白金是银和锡共同铸造的,其中各自的分量多少大有文章可做,银价贵重锡价便宜,不少有权势又贪恋钱财的人,私下铸造劣币牟利,由此造成白金贬值。

葡萄糖与银氨溶液反应的用途,葡萄糖和银氨溶液反应(2)

如此一来,白金只用了一两年就废止了,此后,铜钱便长期作为大汉王朝的唯一钱币了。

但铜钱价贱体重,实在是不适合大宗交易,就比如说,一贯钱约重五斤,在宋代买一匹马,约要花费五十贯钱,重达二百五十斤,一匹马的买卖尚且如此,更不要说大宗货物的交易了。

白银取代铜钱而成为流通中的主要货币,只不过是时机问题罢了,但宋代出现了纸币“交子”,白银的使用范围始终限于上层,电视剧中,随手拿出十两银子的时期并不常见。

葡萄糖与银氨溶液反应的用途,葡萄糖和银氨溶液反应(3)

在历史长河中,因朝代更替不断流失

白银作为权贵和富贵的象征,在权力的争斗中不断转手,以战争、权斗等各种方式不断流失。

宋朝,辽、金相继崛起北方,宋人武力不振,只得用“岁币”买得一时太平,1004年签订“澶渊之盟”之后,北宋每年给辽朝绢20万匹、银10万两,到了1141年的“绍兴和议”里,南宋每年则要给金朝白银25万两、绢25万匹,数十万白银往外流失。

这些仅是明面上的白银外流,那些未经明面进行的交易中,白银的身影也十分常见,特别是在改朝换代之时。

葡萄糖与银氨溶液反应的用途,葡萄糖和银氨溶液反应(4)

首页 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