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夫被宋人笑话的原因,宋人被人嘲笑的原因是什么

首页 > 农林牧渔 > 作者:YD1662023-11-23 21:47:14

诸国人士对宋国的守旧排外望而却步,宋国失去了战国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人才。观宋国历代知名臣子,几乎都是出自公族,鲜有他国人或平民,宋国没有动力也没有能力招揽人才,这是宋国彻底沉沦的根本。

宋国末期,宋康王昏淫无道,据说他曾命人悬挂一袋血在半空,然后用箭射破,名为“射天”,还兀自用弓箭射*敢于进谏的大臣,国内民怨沸腾,诸侯听闻后纷纷指宋国为桀宋。这个记载在《史记》中的材料很像个段子,然而刨去夸张成分,宋国民心不附的状况自是公认,这让宋国的抗打击能力极为脆弱。与宋国具有相同体量的中山国,和赵国硬抗了十几年,而宋国则几乎是一战而溃,瞬间亡国。

宋国糟糕的地缘位置和外交政策,四面树敌

农夫被宋人笑话的原因,宋人被人嘲笑的原因是什么(9)

守株待兔就是用来讽刺宋人愚昧贪婪的段子

战国时期民间流传有很多地域黑的段子,互相嘲笑敌国人,这些段子里,算不上人口大国的宋国人出镜率却最高。比如在《孟子》中揠苗助长的是农夫是宋人,《韩非子》中守株待兔的也是宋人。其他先秦名著《列子》《庄子》中同样也有不少嘲笑宋人的笑话,这已经成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宋人之所以如此不受待见,和其殷商之后的身份密切相关,毕竟大多数诸侯都是周室后裔,他们在周室诸侯国中就是个异类。上过学的人都会明白,班里如果有一个异类,不管是更好还是更坏,都很容易成为其他同学集火的对象。

宋国从建国伊始,就是诸侯中最独特的那一个,然而四通八达的地理位置让他难以独善其身。春秋后期宋国被晋齐楚三大强国环伺,后来战国首霸魏国代替了晋国的角色,国防压力始终是宋国的一个大问题。宋国四周根本没有拓展空间,人口和国土的限制,让宋国很难有大的成就。

农夫被宋人笑话的原因,宋人被人嘲笑的原因是什么(10)

宋国推动了两次晋楚和议

春秋中后期,晋楚争霸是时代主旋律,深处漩涡中心的宋国躲不开站队的问题,从结果上看宋国处理的还不错。从文化和民族大义上看,宋国本能地选择了尊晋国为盟主,但对楚国态度暧昧,并不拒接同楚国交好。宋元公驱逐公族事件正是最好写照,国君和晋国交好,而卿族和楚国关系莫逆,宋国在强国间的外交始终保持着灵活性,甚至可以将晋楚两家聚到一起,签订停战和平协议。

然而到了战国中期,宋国在外交上连连失策,造成了四面皆敌的局面,这一局面主要形成于宋康王时期。

宋康王戴偃是驱逐了兄长剔成君而获得王位的,其人“力能屈伸铁钩”,是个好勇斗狠的主儿。剔成君也是篡位即位的,估计也不是善茬,却就这么让戴偃赶下了君位,宋康王之凶悍可见一斑。

农夫被宋人笑话的原因,宋人被人嘲笑的原因是什么(11)

戴偃即位十一年后,戴偃跟随潮流称王,和楚齐魏赵等国平起平坐。战国七雄先后称王,就是为了和其他中小诸侯拉开档次,当时中山国也要称王,连传统盟友齐国都看不过去,立马站出来要求中山人去掉尊号。现在宋国也冒了出来,周围诸大国自然都是不满的,他们处心积虑,冒天下之大不韪称的王就失去了一多半的意义。由此诸国不大愿意交好宋国,以免自降身价。

宋康王在诸国做出进一步反应之前,率先发难,《史记》就做了记载。

君偃十一年,自立为王。东败齐,取五城;南败楚,取地三百里;西败魏军,乃与齐、魏为敌国。

宋康王接连攻击齐楚魏三大强国和齐国附庸的薛国,并都取得一定战果。除此之外,更是攻灭相邻的滕国,风头一时无两,时称“劲宋”。

农夫被宋人笑话的原因,宋人被人嘲笑的原因是什么(12)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