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鲤鱼怎么养才能长得快视频,养金鲤鱼的正确方法

首页 > 农林牧渔 > 作者:YD1662024-01-17 12:09:50

“在大大的稻田里挖呀挖呀挖,挖大大的鱼儿和大大的鸭。”

这可不是一句玩笑话,每年初秋时节,贵州的层层梯田一片金黄,涌动着丰收的喜悦。小河流水稻花香。农民在黄绿相间的稻田与蜿蜒密布的水渠间唱着欢快的调子,撸起袖子,卷起裤腿,收割稻谷的同时,还时不时地从稻田里头捞起一条条的肥鱼,忙得不亦乐乎。成群的鱼儿在低垂的稻穗下相互追逐,这就是贵州随处可见的“鱼稻共生”的新景象。然而,在水稻田中抓鱼可是件体力活,一不小心就会陷于淤泥之中,寸步难行,那么为什么要在这里养鱼呢?

金鲤鱼怎么养才能长得快视频,养金鲤鱼的正确方法(1)

▲ 贵州从江加榜梯田鸟瞰图

01 稻田养鱼的古往今来

其实稻田养鱼在我国并不是一个新鲜事,它的历史非常悠久,起源于东南和西南各省山丘水稻区域。早在5000年前,良渚的先民就知道在稻田里放鱼了;先秦的诸子典籍中也有记载,陶朱公范蠡曾经劝诫百姓在水田里放鲤鱼;汉代时期有人将稻田鱼的图案绘制在了陶罐上[1];而根据1700多年前《魏武四时食制》就记载:“郫县子鱼,黄鳞赤尾,出稻田,可以为酱”[2]。足以证明,稻田养鱼是我国民族智慧的体现。

金鲤鱼怎么养才能长得快视频,养金鲤鱼的正确方法(2)

▲ 贵州省博物馆于1974年11月在兴义市万屯镇发现东汉时期的水塘稻田模型(图片来源于网络)

而如今我国的稻田养鱼又以贵州的黔东南、黔南、铜仁等苗、侗、水、布依族聚居的区域发展最为如火如荼。贵州省的许多地方都渗透着鱼文化:儿童戴鱼尾帽,妇女们佩戴鲤鱼状的梳子,家里各式各样的鱼形门环或拉手,逢结婚、立新房、办丧事等重要日子,需要用鲤鱼祭祖等。此外,苗族是“稻饭鱼羹”的民族,稻田都是依山而开,随山势地形的变化而变化,当地人便因地制宜,在种田的同时在田里养鱼,在传统的农耕思想下,开发梯田,逐渐创造了真正意义上的“稻田养鱼”。

02 鱼和熊掌皆可得

俗话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但稻田养鱼的模式还真能让农民一田双收。稻田养鱼的好处多多:水稻可以给鱼提供保护,使其避免被鸟类捕食,且稻穗刚长出来时掉落的稻花是鱼的天然饲料;鱼觅食时搅动田水,搅糊泥土,为水稻根系生长提供氧气,促进水稻生长;鱼吃了稻田里的杂草和害虫,免去了使用农药和除草剂,节约了养鱼的成本;鱼的排泄物等于给稻田施加有机肥料。可见,稻田养鱼模式利用鱼和水稻相互依存、互利共生的关系,不仅实现了生态系统的平衡,还给农户增收,可谓一举多得。

然而,稻田养鱼也有不少难点,如稻谷因为无法使用农药而导致除虫率不高、鱼的产量低、不少稻田鱼有很明显的土腥味等,导致前几年稻田养鱼的热度有所降低。

03 独门法宝之金背鲤

为了解救稻田养鱼的困境,人们逐渐把眼光转向一种特别的鱼——金背鲤。

金背鲤(Cyprinus carpio var. Jinbei)因其背鳍两侧有两条从头部延至尾柄基部的金色条纹,头盖骨上有形似金色蝴蝶图案而得名,俗称“金边鲤”“金线鲤”“苗鲤”等,是贵州省稻田养鱼的土著鱼类,其体色在贵州各地分化出黄色、黑色和红色品系。

金鲤鱼怎么养才能长得快视频,养金鲤鱼的正确方法(3)

▲金背鲤侧面图

金鲤鱼怎么养才能长得快视频,养金鲤鱼的正确方法(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