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11日拍摄,从六公园远眺少年宫码头
所以,这并非月季不美,也不是说人们不知道拔了柳树能“视野开阔”。只是没了柳树,风景倒还在,但是西湖却再也不能说是西湖了。“新愁又到西湖柳,万缕黄金拂人首”,千百年来的历史韵味,唯有柳树尚在,才能找到安放之处。
杭州当地媒体曾去西湖边进行过一场直播,讲解这几株柳树的前前后后。在评论区,要求“把柳树种回来”呼声格外强烈。虽说相关部门表态会栽回去,但人们等不及,非要这几棵柳树不可。
2022年5月11日拍摄,移走衰败柳树后种植的月季
这说明,国人的审美需求在不断提高。人们希望公共空间的设计与修饰,能够符合自己对美感、历史与文化的理解。一个社会,总会形成有共识意义的审美标准。人们不希望这个标准被轻易打破,哪怕只是片刻。
哲学家恩斯特·卡希尔说过,“科学在思想上给人以秩序,道德在行为上给人以秩序,艺术则在感觉现象和理解方面给人以秩序”。美感的共识,也是千百年沉淀下来的思维习惯与审美倾向。这也是为什么近些年各地一些奇葩修缮、奇葩建筑总能在网络上掀起波澜,人们对突兀、怪诞的景观会产生强烈的不适感。
相信此事很大程度上是个误会,最后几株柳树还会回到原位,继续着烟柳画桥的意境。但事件本身的波折,也给我们提了一个醒。对一些文化古迹的保养与修缮,一定得格外谨慎小心,要考虑到整体的社会观感、民众心态和历史认知,切不可草率、鲁莽。而即使有一些必要的改动,也应该耐心地做好解释,避免产生误会。
其实,脱开西湖这个空间,柳树在中国文化里本身也有着特别的意义。《诗经》里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的诗句;“柳”谐音“留”,所以古代也有折柳送别的习俗。可见,柳树总是意味着某种眷恋与回溯。
这或许也应该是我们对待历史文化遗存的基本态度——不要轻易地改变古色古香、历史形成的风貌和景观,心态上不妨审慎一些、保守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