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时期他一直想着这事,高二试着去考了北京广播学院(现在的中国传媒大学),专业课第一,但当时没有资格考文化课,文化课只有高三生或者有北京、上海户口的学生才能考,他是哈尔滨户口。
高三再战,他自信满满,不做它选。
专业课又是第一,可惜总分不够高,被一个少数民族加分的同学给pk了。
于是,高考志愿只填了“广院”一所学校的张译,收到了一个居委会大妈送来的待业青年证。
张译贼心不死,打听到哈尔滨话剧院招自费生,三万块!他是普通家庭,父母都是清贫的教师,借钱给他上了这个学。
张译开始学习表演,他看了很多话剧,开了眼界。
“东北话不行,哈尔滨也不行,得到北京去。”
1997年,北京军区战友话剧团招生,张译穿上军装,来到北京。
在这段时间里,他看了两千多个苏联剧本,对表演理论了然于胸。
可真的上舞台一演,不行了!
好不容易争取到了一两次上台的机会,观众完全不买账。
跟室友肖剑(《武林外传》里的燕小六)绞尽脑汁写了个本子,排成小品,还录了音效,结果老师给出一个毁天灭地的评语:音效很好,小品结构一般,两人表演很差!
团里的领导也不认可他,说他是“16个孩子里唯一不会演戏的。你演戏就是个死!”
后来甚至想给他转文职岗位,他文笔不错。
有一次去西安演出,导演喝多了酒,搂着他说:
“你们这拨人里,我最喜欢的就是你。”
张译听了心中一热,导演接着语重心长地说:
“但是,你不能再演戏了,你演戏就是个死啊。”
此时的张译灰常灰常灰心,不会演戏,长得还丑,丑得还没有特点。
“哪怕跟肖剑一样丑呢。”
没有特点的长相让张译非常自卑,身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东北人,他似乎一直没长开,五官也扭巴着,看不出一点红的迹象。
他在团里干着所有需要人的工作,场记、音效、画外音,甚至搬搬扛扛的活。
有幸在《民工》《步走》和《乔家大院》等几部电视剧里跑个龙套,却没有激起一毫米的浪花。
张译在胡玫导演的《乔家大院》中饰演陈建斌的小跟班,戏份很少。
有一天,胡导拍着他的脑袋问:
“小张译啊,你今年多大了?”
张译答:“27了。”
胡导又说:“你记着,男演员28岁再不出来,你就洗洗睡吧。”
张译听完一身冷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