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喜欢分红的原因,扩大再生产需要用钱是一个大方面。可是结合我自身的实践中,上市公司在决定分红比例时,通常要考虑的方面大概有以下几方面:
1、公司本身的性质。一般大型上市国企都会分红,包括银行、基建、交通等等,这类股大多有社保持仓,分红也是国资委强制要求的。
2、公司的现金流情况。公司首先要保障自己的现金流够用,多余的现金流才能拿来分红。现金流盈余多的公司除了上面提到的银行、交通等外,一些消费类的企业,一般现金流也较好,比如格力、美的等。
像茅台,上市19年累计分配利润970亿,未分配利润就有1250亿左右,3.27万亿市值,稍差点的五粮液惯例是30%,后来受茅台启发逐步提高到50%,上市22年累计分红400亿,未分配利润576亿,总市值1.33万亿。
3、提高股价的需要。一般情况下,上市公司提高分红比例,会释放出公司业绩好、现金流好的信号,而且对于机构投资者来说,稳定的现金分红,意味着能够获取稳定的现金收益,因此会吸引一些投资者增持股票,从而使股价上升。但有时,上市公司分红也会释放不好的信号,让市场认为公司缺乏新的增长点,没有好的投资项目,从而导致股价下跌。
4、*的要求。这部分因素比较复杂,上市公司的大*、管理层、小*处于各自的利益考量,在不同的阶段都会提出各自的诉求,这里就不展开说了。
三、上市公司的分红一般都有哪些形式呢?上市公司分红有向*派发现金股利和股票股利两种形式。其中现金股利是指以现金形式向*发放股利,称为派股息或派息。股票股利是指上市公司向*分发股票,红利以股票的形式出现,又称为送红股或送股。
股票现金分红要受到国家税收影响,持股不超过1个月的,要收取现金分红20%的税,持股超过1个月,少于1年的收取10%,持股超过1年的收取5%。扣完税后,现金分红自动到账股票账户。
- 另外,投资者还经常会遇到上市公司转增股本的情况,转增股本与分红有所区别,分红是将未分配利润,在扣除公积金等项费用后向*发放,是*收益的一种方式,而转增股本是上市公司的一种送股形式。
它是从公积金中提取的,将上市公司历年滚存的利润及溢价发行新股的收益通过送股的形式加以实现,两者的出处有所不同,另外两者在纳税上也有所区别,但在实际操作中,送红股与转增股本的效果是大体相同的。
- 还有配股也是投资者经常会遇到的情况,配股与送股转增股本不同,它不是一种利润的分配式,而是投资者对公司再投资的过程。
配股是指上市公司为了进一步吸收资金而向公司*有偿按比例配售一定数额的股票,它本身不分红,而是一种筹资方式,也是上市公司的一次股票发行,公司*可以自由选择是否购买所配的股票。
- 而且我们还要要明白净利润只是一个数字,因为应收、应付、折旧摊销的影响,经营净现金流可能大于净利润,财务管理中关于股利的分配方法只能说是理论知识,目前国内上市公司基本都会是取决于公司决策层,发放股利分红和净利润之间的联系并不紧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