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观点
如果是治疗阴暑。主要以解表清暑为主,故而可首选藿香正气类药,由藿香、苍术、陈皮、厚朴、白芷、茯苓、甘草、紫苏等中药组成,具有散寒化湿、和中祛暑的作用,适用于因过度避热贪凉引起的“阴暑”,表现为头痛身重、四肢酸痛、怕冷发热、无汗等,或伴有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胃肠症状。
此外,阳暑和阴暑都可采取拔罐疗法。取穴可选大椎、委中、外关,配合中冲、十宣、脊椎两侧、关冲,采用单纯拔罐或刺络拔罐,留罐5分钟。脊柱两侧用梅花针重叩刺3~5次后走罐。中冲、关冲、十宣用三棱针点刺放血,不拔罐。均有很好的治疗与急救效果(注意,不可自行操作,应在具用资质的医院进行)。
现代医学观点
针对中暑病因出发,既然是体温调节的失控,那么中暑最主要的治疗途径即“降温”。所以如果在日常生活中发现一个人中暑了或者有中暑前兆时,首先第一步就是脱离当时的高温环境,将人转移到阴凉通风的地方,同时解开衣领、腰带等身体紧绷部位;其二就是降温,如在额头放一条冷毛巾,也可用冰块、冰袋等用布包起来,然后放置于后脑勺、胸前、腋窝、大腿根部等处,起到物理降温的功效;其三就是充分、积极的补液,为什么会出现热衰竭,就是因为水分散失过多。如果人出现了神志障碍或者通过上述办法不缓解,那么就要及时送医救治,方是中暑处理的正确之道。
藿香正气,应辩证的使用,对于暑天的外感病,或阴暑类型,伴有食欲不振、口不渴或腹泻者,那么它是非常适宜的。但值得提醒的是,其预防不了中暑,大家不要被误导,更不可盲目用药。
作者寄语:本文是笔者综合数小时时间综合总结而成,不加入专栏收费,无偿、免费地让大家阅读。愿对那些受到谣言误导、没有医学知识、没有健康保健观念的群体有所帮助。头条是一个开放的平台,每个人都可以互相学习,互相探讨,如有不同观点可在评论区谈谈自己的看法。如果觉得学到了有帮助,不要吝啬,献个爱心,点个赞,转发一下帮助更多的人,感谢大家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