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帮助记忆的巩固
一项研究发现,当人们在学习或尝试记忆眼前的内容时,念出它们,并且给自己进行一些解释或补充能够更好地将这些内容转入长期记忆。不过,即使不对内容进行加工(e.g. 对自己解释内容),仅仅是说出它们本身,便已经能达到加强记忆的效果。
3. 作为组织想法、计划行动的工具
自言自语对自我的管理作用还表现在,它可以让我们在完成任务时注意力更加集中,更快地组织好相应的思路和行为,从而提升我们在各种任务上的表现。
一项研究发现,当被试们被要求在超市货架上找到指定的商品时,那些需要一边找一边对自己重复商品名字的被试能够更快、更准确地完成任务。
研究者指出,重复商品名字这个行为能够刺激被试们在大脑中生产出一个所寻之物的更具象的视觉形象,这一点使ta们更快地定位到自己要找的东西(所以每天早上一边喃喃自语“钥匙钥匙,我的钥匙在哪里”一边找钥匙,原来是科学的做法)。
用自我对话来提升自己的表现在体育竞技上体现和运用得尤其多。研究者将运动员们常使用的自我对话策略分成了两种:
动机型自我对话,比如“我感觉好极了”“尽力冲鸭!”;
指导型自我对话,比如“深呼吸慢慢来”“快!跳起来”。
研究者们认为,前者能够起到增强自信、最大化努力和强化信念的作用,而后者则有提高专注力和指引注意力的作用。在国外一些运动员的训练中,甚至会加入专门针对如何在比赛时进行自我对话的训练。
一种常见的、负面的自我对话,表现为对自己的无止境的苛责和质疑,这是一种会伤害到我们的内在声音。
大家或许也有过这样的体验,发生了一件不好的事,脑子里的声音就开始指责和嘲讽自己:“你怎么连这个都做不好”“不会有人爱你了”。
有时,甚至都不用特定的事件作为铺垫,这个声音就会不定时地发表一些针对自身的、很丧的,亦或是很刻薄的言论。
负面的内在声音与人们的一些扭曲的认知习惯有关,比如对事件的选择性注意、非黑即白的思维、过度概括或灾难化思维等等。
不同于主动进行的、积极或无厘头的自我对话,消极的自我对话是不太受我们控制的。
它出现时,很多人都知道应该停下来,但却难以暂停头脑中那个刻薄的声音。也是因此,消极的自我对话通常都是无声的形式。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它会如此令人痛苦,并给人们在自我认知、情绪和日常表现上都造成恶劣的影响。
研究发现,当人们有目的地、有意识地专注在一件事情上时(比如阅读),能够有效地抑制内心的消极自我对话。然而研究也指出,那些焦虑症和抑郁症患者(也可能是没有达到诊断标准,但长时间有严重的焦虑或抑郁情绪的人)即使这样也无法停止消极的声音。
对于ta们而言,苛责的声音是侵入式的、反复的、且完全不受控的。为其所困的人们找不到停止的按钮,去终止那个深知自己软肋并以此不遗余力伤害自己的、最陌生也最熟悉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