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然火锅门店内的肉品摆盘。图 / 受访者供图
降本的压力,也写在不少热门连锁火锅品牌的脸上。为了加大拉客力度,“打工人套餐”陆续在各大火锅店上线。海底捞推出168元欢聚双人餐,湊湊火锅则推出了188元和208元的午市双人餐,巴奴毛肚火锅此前也推出了244元的两人工作日尝鲜套餐,直接把客单价从150元降至120元左右。
从写进财报的数字来看,不少火锅品牌都在“降价”。数据显示,2023年,海底捞的人均消费水平创下近年新低,跌破百元达到99.1元。作为对比,2022年的人均消费为104.9元。而和太二酸菜鱼同属九毛九集团的怂火锅,人均消费则从2022年的128元降至2023年的113元。
进军二级市场的连锁火锅品牌中,呷哺呷哺旗下的湊湊火锅,人均消费领先于海底捞和怂火锅,但2023年也遭遇下滑,从150.9元降至142.3元。呷哺呷哺解释说,出现这样的下降,其中一个原因是湊湊为了应对市场变化,对部分菜品增加了小份菜。
但落到消费者的感受上,“降价”的氛围并不明显,菜品份量缩水却是实实在在的降本。紫柠说,她可以接受火锅店因为经营成本上升,或服务水平提高而适当涨价,“但是如果它不光涨价,菜量还越来越少,就会让人觉得太过分了”。
曾经,食客们会把“没有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事”挂在嘴边。但如今,动辄人均150元甚至200元的高价火锅,已经让打工人惊呼“高攀不起”。
短短两年,从红火到熄火
李然是怀揣着信心踏进这个行业的。2021年年底,他斥资近150万,从一个从未接触过餐饮行业的建材商,摇身一变成了江西县城一家火锅店的老板。
这么做的底气,来源于他和家人的观察。疫情期间,不少实体生意停滞、凋零,但三四线城市的海底捞和小龙坎们,生意依旧热辣滚烫,能接客的日子都是大排长龙。
正式加盟前,李然考察过小龙坎、德庄等多个火锅品牌,结果发现门槛高出了自己的想象。原本,他盘算着加盟费可以控制在20万元以内,总投资不超过100万,但几乎所有品牌都和他说,新开的门店面积最低300平方米起步,加盟费至少30万。
后来他才知道,为了吸引更多的加盟商入伙,不少品牌前期对外都会虚报投资总额,等到协议签完真正开店时,钱就会流水一般花出去。
除了需要支付高额的加盟费,加盟商还需要按月支付品牌管理费,每月按3000元算,一年光这一项就需要3.6万元。但李然感觉,门店开起来之后,品牌几乎不再介入后期的运营管理,也没有给予实质性的帮扶,“基本都是放养,自生自灭”。
最终,他在一众火锅品牌中,选择加盟江西一家本土连锁火锅品牌。门店开在县城一个热门商圈附近,开业首月就做到了50万元的营业额,天天排队的情况持续了两个多月。这也让李然提着的心稍稍放下。
彼时,疫情的阴影依旧笼罩着诸多行业,但人们对火锅的*却率先复苏。《中国餐饮发展报告2022》显示,受疫情影响,我国火锅市场规模于2020年减少至5268亿元,但2021年迎来反弹,达到了5630亿元。
随后到来的2022年,资本的热钱还在不断涌入。仅2022年上半年,火锅赛道就发生了5起投融资事件,其中,珮姐重庆老火锅更是拿下了亿元级A轮融资。
赛道中各个层级的玩家,也蠢蠢欲动。2022年5月起,巴奴在北京、合肥、武汉等多个城市开出新店,合肥首店在开业当天,甚至因客流过大劝退了100多桌客人。当年7月,朱光玉火锅馆登陆上海,翻台率一度稳定在每天6次,月营业额高达500万以上,成为上海疫情期间的“现象级”门店。到了9月,珮姐重庆老火锅在北京合生汇和三里屯连开两店,正式营业后的第一个中秋节假期,门店最高峰时段等位排到了四五百号。
▲ 珮姐重庆老火锅一度是火锅界排队顶流。图 / 珮姐重庆老火锅官网
那段时间,网红火锅品牌不断涌现,短视频平台的探店博主们,推广单子接到手软。每隔一阵,李然就会听说行业里又一个牌子“做起来了”,听着心就痒。眼看着第一家店的势头不错,他很快下定决心:再做一家,这次要到县城上面的地级市去,加盟一家更有名的网红品牌。
楠火锅在那时进入他的视线。品牌声量大了,门槛也水涨船高,这一次,李然投资近230万,门店位于地级市万达广场的三楼,占地面积达到348平方米,2022年10月开门营业。
李然此前那家火锅店,装修上走的是类似海底捞的简约风,而楠火锅的门店,突出一个重庆风网红范儿,不仅把各种上世纪80年代的元素装饰到墙上,还推出了各种样式的甜品,一切都为了“方便拍照出片”。
▲ 李然火锅门店内菜品。图 / 受访者供图
虽然加盟费、管理费以及实际投资金额大幅提高,但网红品牌的号召力还是让李然折服。门店还在装修时,不断有人找上门询问什么时候开业,正式开业的那个月,营业额达到了100万元,最火爆的时候一度排到100多号,翻台率一天5次,比海底捞近年来最高的4.8次还要高。
如果数字能一直维持在那个水平就好了,李然如今只能感慨。事实上,营业额从第二个月开始就下滑到七八十万元,但那时还没能引起他足够的重视。包括选址的失误,也在开业后才逐渐显现出来——这家楠火锅位于万达商场顶楼餐饮层的一个角落,如果食客们不是冲着网红的名头打卡,自然到店就餐的人数比起同层客流量最大的点位,几乎少了一半。
网红风过境,热度来得快,去得更快。数字还在不断下滑。相比2022年的三个月,2023年李然这家店的营业额下降了30%左右,到了今年,又在去年的基础上跌去近四成。门店的客单价也撑不住了,起初最开始桌桌都能点到300元以上,从去年四月份开始,这个数字一路下滑至290元、270元,到今年二月,桌均消费只剩下260元。
对于县城餐饮人来说,春节是值得期待的人流高峰期,李然也曾寄希望于假期店里的锅气能够回暖,但最终还是事与愿违。
假期一过,李然果断关闭了万达的那家楠火锅,算一算一年半的时间,他累计在这家店上亏损了100多万元。另一家火锅店的情况稍好些,但也就强撑了一个月,三月关门。李然说他必须及时止损,“没钱赚,(再做)还要贴钱进去,干脆都关了”。
倒下的不只是李然的火锅店,不少连锁火锅品牌也纷纷熄火。
谭鸭血的门店从去年年初的654家,缩减到年底的470家,一年关停了180多家门店。曾红极一时的小肥羊门店数量,从鼎盛时期的760家缩水至目前的100多家。湊湊前CEO张振纬创办的谢谢锅,曾获得1.5亿美元的天使轮融资,一度在上海、广州和深圳开出四家门店,还声称要在2022年将全国门店数拓展40至50家,然而如今所有门店都已关门。
▲ 曾红极一时的小肥羊门店数量缩水至100多家。图 / 视觉中国
陈赫、薛之谦等明星加持的火锅品牌,也失去了昔日的光环。鼎盛时期高达800多家门店的贤合庄卤味火锅,此前被曝大面积关店,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地门店全部关闭,在全国门店数仅剩几十家。另一家上上谦串串香火锅,目前只剩广州正佳广场和上海南京东路步行街两家门店,而发展高峰期有近30家门店。
根据企查查数据,2023年火锅相关餐饮企业注销吊销数量累计超3万家,李然显然只是其中渺小的三万分之一。
平替风行,火锅还能卷什么
火锅曾经是00后祝梦和家人朋友们聚会时的第一选项。
在祝梦上小学的时候,巴奴从安阳开到了她所在的郑州。她记得,当时巴奴的生意十分火爆,一家人从晚上7点开始排队,直到10点才最终吃上。
但2022年,她与家人再次去巴奴聚餐,在没要酒水的情况下,14个人消费了2700元,人均将近200元。自那之后,火锅逐渐淡出了她的视线,“现在所有朋友聚餐,没有一个人提议要去吃火锅的,nobody!”
比起不少连锁火锅吃完身上味道重、口味也不够突出,价钱差不多的情况下,消费者更愿意选择服务和环境更好的。
当美食博主林恩在一家连锁火锅品牌吃出了人均近三百的价格后,她表示无法理解,“它给我的印象是偏朋友聚会一类的普通社交场景”,再加一些钱,两个人花七八百,就可以吃到品质更高、环境更好,“甚至不用自己动手涮肉、夹肉的火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