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tini
早在16世纪以前,金酒就已被制造作为药物使用(其主要成分杜松子一直被当作利尿、解热与治疗痛风的药材来使用),因此被称为“金酒之父”的16世纪荷兰病理学家法兰西斯•西尔维乌斯博士,实际上可能只是第一个记载了金酒制造配方的人。另一个荷兰人路卡斯•博斯看出这种配方在商业上的前景,因此在原本的金酒配方里面加入了一些糖,制造出口味更甜、更大众化的金酒。
金酒在荷兰被称为“Genever”,后来它被英国船员带到英伦三岛,并将其名称简称为较容易发音记忆的“Gin”,从此以后英国开始有少量的金酒制造。后来英法战争期间,英政府禁止进口法国产的葡萄酒和白兰地,英国民间只好去寻求粮食烈酒过瘾,荷兰金酒的进口量有所增长但远不能填补市场空白,英国人便开始大量自行蒸馏金酒,但那时他们只会净饮金酒。金酒成为鸡尾酒基酒的潜力则在另外一个与药物有关的历史事件中被发掘出来:汤力水曾在印度被广泛用于疟疾的治疗,但其味道实在太苦,那些被派往印度的英军便用自己随身携带的金酒与汤力水兑着喝,没想到还真的别有风味,于是这种金汤力便传回欧洲,成为流行饮品,正式拉开金酒成为鸡尾酒基酒之王的序幕,更多的人开始去研究用它了调更多酒的可能性,因此诞生了很多经典鸡尾酒。今天,大部分鸡尾酒吧里面,金酒的消耗量都是烈酒中最高的。
Gin Rickey
金酒能成为基酒之王,与其特殊的风味分不开。金酒的制造过程简单来说,是以谷物为原料,经过发酵、蒸馏得到食用酒精,加入杜松子配以芳香性植物,经过浸渍,再次蒸馏,馏出液分段截取,再经配制而成的一种蒸馏酒。杜松子是金酒的主要调味原料,但绝大部分酒厂都会加入其它草药,比如豆蔻、肉桂、湘菜、淮山、白芷、芷茴香、甘草、柑橘皮、坚果等,但各家的配方都不一样,营造自己的特有风格,比如著名的必富达24金酒(Beefeater 24),甚至会以日本煎茶和中国绿茶为主要原料,充满了东方风味。
伏特加(Vodka)
——调酒师最爱的画布
主要原材料:谷物(或薯类)、水
以伏特加为基酒的主流鸡尾酒:Screw Driver、Moscow Mule、Bloody Mary、White Russian
起源于俄罗斯(另一说是波兰)的伏特加英文名为Vodka,源自俄罗斯的一个港口名Viatka,含义和白兰地、威士忌一样,就是“生命之水”的意思。据说克里姆林宫的僧侣们在500多年前首次把这种液体蒸馏出来的目的是为了给战争中的伤员消毒*菌,但其中一个馋嘴和尚迫不及待地偷喝了一口以后,历史的蝴蝶在彼时煽动了翅膀——伏特加马上就开始成为流行饮料,500多年来经久不衰,历经东正教的抵制和戈尔巴乔夫的禁酒运动而越活越滋润。在巅峰,伏特加让俄罗斯每年有3万人因酒精中毒而死,而10年阿富汗战争中年均死亡的苏联士兵仅1.4万人。即使在二战时,粮食紧缺的苏联人仍然把宝贵的粮食拿来酿酒,以保证前线战士每天100ml的伏特加供给。
Screw Driver
伏特加供养了俄罗斯人,不论贫富。底层的男人只会买了便宜伏特加狂灌;而中产阶级的玩法又不太一样了,除了去夜店里喝各种各样的伏特加鸡尾酒,他们也会端坐在家里享受中高档的伏特加,与之搭配的是烟熏肉、黑面包、生洋葱、酸黄瓜;而财富金字塔顶端的土豪们,则会端出顶级鱼子酱和鱼生。你发现没有,伏特加什么都能配,从酸的到辣的,最新鲜的到最烟熏的。
我试过,按照电影《本杰明•巴顿奇事》里,伊丽莎白教本杰明的方式去享用鱼子酱搭配伏特加:送一小勺鱼子酱入口,用舌头和上颚将鱼子全部挤破,感受那鲜美和淡淡的海腥味,但一点都不要咽下去,马上来一口伏特加——宛如海浪冲刷般,口中的鲜腥味猛烈地爆发出来,一口吞下,从胸中到腹部,一阵舒服的灼热。伏特加一点都没有掩盖鱼子酱,而只是把鱼子酱的特点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