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团史·忆初心
100个团史故事
㊻团员证制度的由来
1985年9月
我们都知共青团成立于1922年5月,而2022年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建团100周年,百年来,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青年组织和青年群体的政治组织,共青团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武装青年,用远大理想感召青年,用精神力量凝聚青年,始终坚持以青年为本的初心去探寻每一步发展的路。说到共青团那么我们会想到团员,代表团员的一个象征那便是团员证。团员证的主要功能是:⑴证明团员政治身份;⑵接转团员组织关系;⑶方便团员参加团内活动;⑷进行团员年度团籍注册;⑸作为团员超龄离团后的永久纪念。提到团员证我们也可以了解到实行团员证制度是新时期共青团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图为团员证
中国青年团组织建立后,曾经在大革命时期颁发和使用过团员证,后来由于适应革命形势的要求,不再施行。抗日战争时期一些地区的青年救国会组织在成立初期也颁发过会员证,但是也没有坚持下来。解放战争时期,试建团时,个别解放区也颁发过团员证,但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正式成立后并没有建立团员证制度,所以新中国成立后,直到改革开放前都没有颁发过团员证。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初期,在一些实行经济体制改革较早的地区,开始出现外出流动团员,这些地区的基层团组织为了加强对外出流动团员的管理,自行设计了团员卡片,注明团员姓名和团内职务,为他们外出时参加团的活动提供方便。
1984年,共青团全团基层工作会议总结了基层的做法和经验,决定在全团试行“临时外出团员证”制度,规定流动团员可以持证参加所到地区团组织的活动,接受当地团组织管理。
1985年4月,共青团深圳市第一次代表大会决定,在全市范围内正式试行团员证。试行结果表明,这项制度对于改革开放条件下加强团员管理,促进团的基层组织建设是行之有效的。
1986年广东在全省范围内试行团员证制度,到年底共有279万名团员领取团员证,占全省团员总数的97%。
1987年4月17日,共青团中央组织部发出了关于印发《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员证试行条例》的通知,使团员证试行范围进一步扩大到全国,使团员证制度在更大范围内得到验证,并进一步完善了团员证管理的配套措施。
1988年5月8日,在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正式通过《关于团员证制度的决议》,决定在全团实行团员证制度。其中内容如下: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本次大会之后在全团逐步实行团员证制度。团员证是团员政治身份公开的、法定的证明。实行团员证制度,有助于加强团员与团组织之间的联系,建立起科学的团员管理机制;有助于启发团员意识,督促和保障团员履行义务,行使民主权力;有助于加强团组织之间的联系协作,促进团的工作社会化。大会认为,实行团员制度,改革现行团员管理方式,对于团的组织建设适应改革开放和商品经济发展的社会环境具有积极意义。大会要求,团的各级领导机关和团的基层组织要把实行团员证制度作为团的组织工作改革和团的基层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确定工作步骤,保证团员证制度的顺利实行。大会考虑到中国地域经济文化发展的差异,认为在少数条件尚不具备的地区,可以暂不实行团员证制度。
图为共青团试行团员证制度
团员证制度的实行,有助于使团员与组织保持一种有形联系;逐步形成科学的团员管理机制;有助于增强团员意识,督促和保障团员履行义务,行使民主权利;有助于加强团组织之间的广泛联系和协作,促进团的工作社会化,是完善健全基层团组织的重要措施。有助于启发团员意识,督促和保障团员履行义务,行使民主权力;大会认为,实行团员制度,改革现行团员管理方式,对于团的组织建设适应改革开放和商品经济发展的社会环境具有积极意义。团员证制度有助于促进团的工作方式转变,推动团的工作社会化。团员证制度适应了基层团的工作走向开放,实现社会化的内在要求,它一方面要求团的基层组织之间在团员管理方面建立密切的协作关系,形成团员管理的网络结构,另一方面为各级团组织开展社会性的学习、教育、文化、娱乐活动,以及为团员有选择地参加团内活动,创造了必要条件,从而有利于加速推进团的基层工作社会化进程。
凝聚青年 服务大局
当好桥梁 从严治团
素材来源 | 浙财东方财税学院
编辑 | 王新宇
审核 | 白世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