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在外面喝茶,不时能听到有人说。
“这泡水仙,尾水很甜。”
这就很奇怪了。
当一泡岩茶喝到最后,到“尾水”的时候才尝到甜意。
这种“甜”,未免来得太迟了吧?
像古代的将军,等到了七八十岁才建立功业,连头发都白完了。
真正有实力的好茶,标准应该是香清甘活。
茶汤刚一喝入口,口腔内就能泛起清甜感。
并且,优质岩茶的滋味体系里。
仅仅能感觉到茶汤里的甜味,是岩茶风味的初级指标。
而达到好茶的要求,要具备带高级感的“甘”。
甜味,相对单一。
甘味的表现,比较复杂有层次,是渐变感。
通过味蕾感知岩茶的好坏,注重回甘,而不是一味的要求“甜”!
午后,正当悠闲地烧水准备泡茶时。
看到了手机里的一条消息。
有人问,能从甜度判断正岩茶吗?
《2》
简单想了一会儿后,麻花给出了答复。
能,但也不能。
那位茶友提的问题有些特殊。
因为从甜度判断一款正岩茶,难度比较大。
在此前,要先对武夷岩茶的甜味作区分。
按照我们的喝茶感受,甜味可以分很多种。
清甜、甘甜、甜腻、微甜、醇甜……
有的茶,汤水刚尝入口,口腔就能泛起轻微的甜意。
而有的茶,尝起来先感受到的是苦与涩,而后才是回甘带来的甜。
还有的茶过分的甜,除了清甜滋味外,又缺少了风味的变化。
众多“甜度”中,麻花认为有三种情况不好。
一种情况是,甜味太抢戏,甜度的占比明显过多。
换言之,就是喝起来太甜。茶汤的整体风味中,缺少了某种微妙的平衡。
另外一种表现是,滋味太单一。
除了甜度突出外,其余的风味不够多元化。整体的短板明显。
最后一种是喝下去特别苦,回甘明显感到的“甜”。
这种先苦后甜,存在一定程度的味蕾欺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