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讲山头、岩茶论山场
有人说,普洱茶是茶人最终的归宿;也有人说,岩茶处于茶人鄙视链的顶端。
之所以普洱与岩茶极受资深茶人追捧,主要是普洱讲山头,岩茶论山场。
普洱茶不同的山头,会呈现不同的香气、滋味;岩茶不同的山场,在岩韵方面也有着微妙的差异。
武夷山三十六峰、九十九岩,岩岩有茶,无岩不茶。
众多岩茶专家及前辈经过研究都发现,不同的山场,受微域及小气候的影响,所产之茶也有着各自不同的气质。
武夷山的山场按地形、地势划分,有坑、涧、窠、岩、峰、洞等,它们之间有哪些不同呢?
坑(keng)
原义:洼下去的地方。
以“坑”命名的山场,两面有山夹峙而立,地势弯曲,且阳光照射较少。“坑”中产的茶,香气幽远、汤水醇、岩韵足。
知名山场有牛栏坑、大坑口、慧苑坑。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三坑两涧中的“三坑”,其中牛栏坑的肉桂被称为“牛肉”,而慧苑坑的老枞水仙令众多茶友念念不忘。
涧(jian)
原义:山间流水的沟。
以“涧”命名的山场,同“坑”差不多,但有水流经过,因而环境湿润。生长于“涧”中的岩茶,香气细幽、汤水柔和。知名山场有“三坑两涧”中的流香涧、悟源涧。
窠(ke)
原义:昆虫、鸟兽的巢穴。
从字面意义上理解,可知带“窠”字的山场面积并不大。但这儿产的茶却是绝妙上品,比如九龙窠是母树大红袍的所在地;燕子窠肉桂品质佳,尤其是今年以来,大有鸿鹄一飞冲天的势头;竹窠则以老枞水仙知名。
总体而言,“坑、涧、窠”多为两山相夹或三面环山(窠)的所在,所产岩茶柔韧细腻,清长幽雅。
岩(yan)
原义:高峻的山崖。
带“岩”字的山场,大多光照较充足,利于茶树芳香物质的形成,成茶往往高香外露,茶汤更霸气。
知名山场有马头岩及碧石岩、佛国岩。马头岩肉桂被称作“马肉”,佛国岩肉桂同样品质极佳,碧石岩的水仙也让人垂涎。
峰(feng)
原义:高而尖的山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