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和粥的关系,正像粥本身一样,稠粘绵密,作为一种传统食品,粥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非常高。
尤其是比较寒冷的秋冬季节晚上回到家,刚好家里煮了热粥、煲了热汤,喝下去真是暖胃又暖心。
但小编得提醒大家,注意加进粥里的食物有没有变质!有人会说:谁那么傻啊,坏的东西也煮来吃?还别说,真有人因此进了医院。
↓↓↓
一碗粥,老伴俩人进医院
厦门一对老夫妻,有天从家里厨房发现一袋子放久的米,看着有点受潮了,但是完全没有霉变的迹象,为了不浪费粮食就拿来煮粥吃。结果两人上吐下泻到虚脱。
急诊科主任医师吴利东介绍,变质食物中含有的毒素,有的可以数分钟到几小时内发病,出现胃肠道反应,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等。至于一些慢性损害,则可能产生血液毒性、肝脏损害、神经毒性等。
煮粥煲汤,放4种食物要格外注意
1、花生
为什么放花生要注意?主要是因为很多花生是不是霉变外表是看不出来,你得剥开或者吃到嘴里才发现原来变质了。
但是煮过的花生本身味道就会发生一些变化,所以当你把花生煮熟了吃就算味道不太对,你可能会认为这只是煮花生的味道。
而花生一旦霉烂后产生的黄曲霉毒素,被世界卫生组织划定为1类致癌物,可引起肝脏、肾脏损伤,甚至可以成为肝癌的导火索。
此外,黄曲霉菌喜欢生长在果仁和含油的种子内。玉米、大米、大麦、小麦等粮食也容易有这种毒素。
怎样消灭黄曲霉素?
1.阳光暴晒:注意在暴晒之后,将餐具放在干燥通风的环境,抑制黄曲霉生长。将被黄曲霉素污染的餐具和物品充分暴露于阳光下,和紫外线相接触。
2.紫外线灯:利用紫外光谱的高能量,以达到破坏微生物的结构。可以有效去除物品表面的黄曲霉毒素。
3.碱性条件*灭:小苏打和食用盐对餐具进行浸泡消毒,放置在阳光下晒干。黄曲霉素在碱性的条件下,转换成一种可溶于水的物质。
需要注意,如果餐具发霉,一定要彻底消毒;如果食物发霉,一定要扔掉。
2、带斑点的红薯
红薯一旦受到黑斑病菌的侵袭,就会长斑。如果吃下这种霉变红薯,中毒症状可在吃之后几个小时内出现。主要可表现为:胃部不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严重时甚至会发生高热、头痛、气喘、抽搐昏迷等症状。
3、带酒味的黄花菜
黄花菜有个致命的缺点——容易霉变。如果黄花菜带有一股酒味,晒干后呈红、黑色,水发后发软、烂掉,不要犹豫立刻丢弃。
4、带氨水味的虾皮
虾皮变质会有一股氨水味,就是像是臭了的鸡蛋那种味道,并且其中存在强致癌物——亚硝胺,误食后可增加致癌风险。所以一旦出现异常,应该坚决扔掉。
炖鸡最忌这"2味"
鸡汤的滋补作用很强,食疗价值很高,多喝鸡汤能补气益血,调理身体,加速身体元气的恢复。
但是,鸡汤的营养价值有多高,也要看你炖煮的方法,尤其是炖鸡汤时搭配的香料,很多人不懂,炖鸡最忌放“这2味”,做错鸡汤就等于白炖。
“这2味”就是大料和花椒。
大料和花椒都是做菜常用的香料,但是对于大部分的汤菜,都不适合放。为什么呢?
因为大料和花椒性辛,在香料中算是比较刺激的,与鸡肉的香味相冲,不仅不能去腥味,反而会掩盖鸡肉香味,放大异味,而且还会在炖汤过程中,激发鸡肉中的蛋白质发生反应,造成营养的大量流失。所以在炖鸡汤时,是最忌加入花椒和大料的。
另外,有的人觉得鸡汤比鸡肉更有营养?其实并没有!
二附院营养科主治医师万燕介绍,鸡汤里有的主要是调味料、肉里的嘌呤、油脂,而鸡肉里的蛋白质很难进入汤里。一般来说,鸡汤中的蛋白质含量仅有 1%~2%,和 15%~20% 的肉相比,低多了。
也就是说“精华”还在肉里,而不是汤里。鱼汤,也是这个道理。
哪些人不适合喝鸡汤?
1.胆结石患者:
由于鸡汤中脂肪、胆固醇等成份含量较高,在肠道的消化过程中需要胆汁的参与。
对于胆结石患者而言,脂肪、胆固醇等摄入过多可能会刺激胆囊收缩,将胆汁排入肠道,从而容易促使胆囊炎发作。
2.胃溃疡患者:
鸡汤中的脂肪含量比较高,而高脂肪食物在胃内排空的时间是最长的。
当食物在胃内长时间停留时,会刺激胃产生更多的胃酸,从而影响溃疡愈合。
3.痛风患者:
由于鸡汤属于高嘌呤饮食,过多摄入高嘌呤食物会导致尿酸升高。
因此,喝鸡汤有可能会导致痛风急性发作,使患者出现关节红、肿、痛、疼等症状。另外,肉汤、排骨汤等高嘌呤食物都不建议痛风患者食用。
所以,对大部分发霉的食物来说最安全的方法,就是该扔就扔!危害健康的节约,一定不提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