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承认,日本在电饭煲的生产上有很深的时间积淀,这不是生产企业用好内胆、用好线圈就能简单满足的。举个通俗的例子:给两个学生配置一位老师发一样的教材,他们受到的启发往往不一样。
电饭煲的目的是要煮出一碗好米饭,前提就是对加热过程的把控。而内胆用料、线圈布局、压力装置这些都是加热过程的硬实力,只是帮助你实现你想要的加热过程,至于这个过程是什么,就是品牌对温度曲线的各自理解,这就是软实力。
曾经有人用这种生动的方式描述米饭加热的过程:
①米饭粒粒饱满。下锅前的大米处于熟睡状态,你需要慢慢将它唤醒,不能猛一下给它加热(让电饭煲进行预加热,使米粒在50度左右的热水下软化、充分吸收水分)。
②米饭甘甜。实现甘甜的有效手段就是让大米中的淀粉(多糖)分解成二糖或葡萄糖(单糖)。在40至70度的温度范围内,促进淀粉分解的酶具有较高活性。
上述两个过程是预处理,接下来才到煮饭过程~
③米饭受热均匀。要把米饭摇匀就要实现环流沸腾加热,这是通过IH线圈的加热和压力变化实现的,另外锅的形状和纹路对此也有影响(So,一台好的电饭煲不是单纯的沸腾加热,而是翻滚式的加热噢)。
④米饭排水。为了保证米饭的硬度和弹性,最后要用高压将米饭表面的水分逼出,但要保留米饭内部的水分,高压时间不能太长,否则影响口感。平常我们用普通电饭煲煮饭时,饭好了保温一下米饭的口感会更好,这是因为锁住的蒸汽形成了一个小高压。
简而言之,小火预热-中温吸水-大火加热-充分沸腾-焖饭,经典的5段曲线。
▲某品牌电饭煲的宣传图
5怎样煮饭更好吃?煮出一碗好米饭分了三个过程,包括好的材料(米种)、好的工具(电饭煲)、好的厨艺(米饭与水的比例)。
好工具不如好食材,想要煮出好米饭,我们一定要选择自己喜欢的米种。
我们常吃的米分为粳米,籼米和糯米。但糯米一般很少作为主食,含支链淀粉较多,较难消化,较多出现在应节食品如粽子、汤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