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无法证明,却也可以推测:人人都生过病,并且,一般而言,人人都不想生病(轶闻趣事表明,某些人有生病的动机)。如果没有身体疾病,个体却怀疑或非常担心自己有身体疾病,并且不断去医院进行诊断,尤其是去不同医院进行诊断,这种现象即是疑病症。显然,相应的个体真的病了,不过,不是他/她认为的身体疾病,而是心理疾病。
其实,个体不仅会由于怀疑或担心自己有身体疾病而产生疑病症,而且会由于怀疑或担心自己有心理疾病而产生疑病症。更进一步地,个体不仅会由于怀疑或担心自己有身体或心理疾病而产生疑病症,而且会怀疑或担心他人有身体或心理疾病而产生疑病症。
原本,个体怀疑或担心自己/他人有身体或心理疾病,是珍爱生命的一种表现,如果由此而进行诊治,可以起到预防身心疾病、促进身心健康的作用。但是,如果过分怀疑或担心,即达到疑病症的程度,那就会明显影响个体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现实当中,有不少人在某些情况下或某段时间内,也会比较担心或怀疑自己/他人有身体或心理疾病,不过,尚未达到疑病症的程度,不妨称为疑病问题,简称疑病。
一名老人,听说附近有位年龄与她相仿的人得了XX病,很快就卧床不起了。在听过病情介绍后,她不禁怀疑自己也得了XX病,强烈要求家人带她去医院检查。诊断结果是,她没得XX病。家人很高兴,她却不高兴,说自己明明有XX病的症状,这家医院水平太低,检查不出她的病来。几天后,老人再次强烈要求家人带她到更大的医院检查。诊断结果依然是,她没有XX病。她说:“现在的检查,一天就出结果了,肯定也不准!过些时候,等有责任心强的医生值班时,再来重新检查。”
一名大学生,怀疑自己得了YY症,就在网上查找资料,了解YY症的有关情况,特别是一般症状和诊断标准。他发现这类材料特别多,说法却不完全相同。经过比对,他发现自己的情况与YY症的症状描述和诊断标准有多条相符。同时,网上也有不少报道,述及YY症造成的严重后果。他无法平静下来了,不仅在网上继续查找关于YY症的电子版资料,而且还去学校图书馆查阅关于YY症的纸质版资料。一段时间内,查找、阅读YY症的资料成了他的头等大事,连专业课都要请假不上了。
从时间透视的角度讲,疑病的个体是过去、现在、未来都能透视的人,甚至关于过去、现在、未来的透视也是平衡的。但是,此类个体的时间透视是不全面、不灵活的,即他们把过去经历、现在体验和未来预期的信息,几乎全都集中在与某一疾病相关的内容上,过去经历与现在体验都在促使他/她担心或怀疑自己/他人得了对应的疾病,而未来预期是这种疾病带来的不堪后果。
由此不难看出,疑病与偏执有共同之处,所不同的是,疑病的观念是与疾病相关的,而偏执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疾病方面。同时,与偏执者的时间透视几乎不涉及未来相反,疑病者的时间透视可能是平衡的,甚至是偏重未来的,虽然,他们关于未来的信息是负性的。
针对疑病的情况,可以采用如下缓解和预防策略:
其一,全面认识人生体验。个体应当全面而合理地认识自己/他人的各种人生体验。完整而丰富的人生,既有正性体验,也有负性体验;既有健康状态,也有疾病状态。从而,一个人可以也应当坦然面对和承受负性体验、生病经历,不用特别担心生病,不用恐惧生病的后果。
其二,正确理解身心疾病。个人应当知道认识的局限问题,例如,在没有真正了解有关身心疾病之前,个体对相关疾病听得越多、查证得越广,就越可能产生疑病现象。倘若一个人从来没有听说过ZZ病,他/她自然也不可能怀疑或担心自己/他人得了这种病。
顺便指出,有关人员在宣传普及身心疾病的知识时,应当谨慎,比如,要么不去轻易介绍某些疾病,要么一定得介绍透彻,千万不能只是给大众留下一个疾病的标签及粗略症状,否则,就很容易诱导或引发人们对号入座,怀疑或断定自己/他人有某种疾病。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李宏翰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619783-13028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