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香药防病疗疾,在我国至少已有五千年的历史。从曾经出土的文物以及古代医药典籍中都可以清楚的看到这一现实。据史料记载,历史上曾有葛洪、陶弘景、张仲景、李时珍等许多名医用香药组方直接治病,方式涉及内服、佩戴、涂敷、熏烧、熏蒸、泡浴等多种用法。
我国用香药防御流行性疾病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本草纲目》、《普济方》、《肘后方》等许多中医典籍中都有用香品或以香药为主组方防病治病的内容。许多简便易行的防疫方法至今还在使用,如民间使用艾草、白芷、藿香、薄荷等焚烧的方式来防疫流感等传染性疾病,并且效果良好。
灸疗的历史源远流长,医缓说:“疾不可为也,病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治焉。”其中“攻”即指灸法。
“灸”字最早提及的是《庄子》,“丘所谓无病而自灸也”。从中可看出,灸疗早已盛行,且用于预防保健。
《黄帝内经》成书于战国至秦汉时代,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医学著作,该书对灸疗的起源、适应症、处方及禁忌症记载较多,为灸疗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香灸疗法是在传统灸法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创新疗法。是总结古人经验结合大量临床实践而发明的,是灸法的突破与创新。
在“以香养心、以药养身”的理念上,运用传统热传导灸法,将香药渗透皮表下经络血气,通过口、鼻、毛孔进入人体,从而影响脏腑功能,亦调和气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