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洛伊的故事主人公,特洛伊的故事内容

首页 > 书籍文档 > 作者:YD1662024-02-26 18:49:16

特洛伊的故事主人公,特洛伊的故事内容(1)

电影《特洛伊》剧照

这是有史以来最具传奇色彩的英雄史诗;

这是一场因爱情和荣誉引发的残酷*戮;

一场古希腊英雄汇聚史诗般传奇的战争;

一场人神共舞的传奇神话,再现了特洛伊战争的辉煌画面。

电影《特洛伊》由沃尔夫冈·彼德森执导,由布拉德·皮特、艾瑞克·巴纳、奥兰多·布鲁姆、黛安·克鲁格、布莱恩·考克斯等主演,2004年5月在全球上映。

电影《特洛伊》取材于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中的古希腊神话。影片讲述了3200年前,小亚细亚古城特洛伊的二王子帕里斯争夺世上最漂亮的女人海伦,迈锡尼国王阿伽门农和其弟墨涅拉俄斯联军进攻特洛伊城的故事。

特洛伊的故事主人公,特洛伊的故事内容(2)

01 电影故事概述

我们今天说的古希腊,是指古代巴尔干半岛南部、爱琴海诸岛和小亚细亚沿岸部族的总称。公元前3000至公元前2000年,以爱琴海文化为先导,开创了人类文明的先河。古希腊文化构成西方古典文化的主要部分,尤其是文学、艺术、历史、哲学和科学等均对欧洲乃至全世界的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特洛伊战争发生在迈锡尼时期。那时迈锡尼文明是世界早期比较发达的文明形态。迈锡尼王国为了争夺海上霸权,与小亚细亚西南沿海国家不断发生冲突,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特洛伊战争。这一战争打了十年之久,最后以特洛伊木马屠城而结束。

电影《特洛伊》正是以这一段历史为背景,为我们还原了当时战争的残酷。

3200年前,经过几十年的战争,迈锡尼王阿伽门农迫使希腊诸国组成联盟,企图占领整个希腊。只有塞萨利没有屈服,塞萨利位于希腊大陆的中部,周围高山环绕,东部海岸线位于爱琴海上。

阿喀琉斯的第一仗就是对付塞萨利的大力士巴古力斯。

阿伽门农的弟弟斯巴达王墨涅拉俄斯厌倦战争,欲寻求与新希腊政权的头号强敌特洛伊之间的和解。在特洛伊与斯巴达的和谈宴会上,年轻的帕里斯爱了上墨涅拉俄斯的王妃海伦,海伦与特洛伊的二王子帕里斯一见钟情,帕里斯将海伦带回特洛伊。

阿伽门农原本就有吞并全希腊的野心,正好以此为由,斯巴达王墨涅拉俄斯邀集希腊其他城邦国,在迈锡尼王阿伽门农的统帅下,率领强大舰队追到特洛伊,围城攻打特洛伊。

天下第一英雄的阿喀琉斯,虽加盟希腊军队,但他因阿伽门农抢走了女祭司,一直对阿伽门农不满并轻蔑他,不愿意为阿伽门农出力。

阿伽门农派出奥德赛做说服工作。奥德赛的一句话“这一仗将会名垂青史,他的名字将会千古留芳”,让阿喀琉斯心甘情愿地走向血腥的战场。

出征前,阿喀琉斯去见母亲,母亲忒提斯对他说:“如果你去特洛伊,光荣将属于你,人们会把你的胜利载入史册,世代流传。世界将会记住你的名字。我也知道,如果你去了特洛伊,就回不来了,因为你的光荣与命运是紧紧连在一起的。我将永远失去你。”

特洛伊城池牢固易守难攻,传说城墙是由海神波塞冬和阿波罗修建的,坚不可摧。希腊军队和特洛伊对峙十年久攻不下,奥德修斯献上妙计,在城前留下一具巨大的木马。

特洛伊人高兴地把木马当作战利品推进城去。当晚,正当特洛伊人沉醉于美酒和歌舞的时候,藏在木马腹内的希腊士兵*出,打开城门,里应外合,特洛伊即刻被攻陷,*掠和大火将整个城市毁灭。持续十年之久的战争最后结束。

特洛伊的故事主人公,特洛伊的故事内容(3)

02 主要人物简介

阿喀琉斯

阿喀琉斯(由布拉德·皮特饰),他是海洋女神忒提斯与凡人阿琉斯之子,是影片中的男一号。

在阿喀琉斯出场的第一场戏,与大力士巴古力斯的决战中就展现了他的力量与速度,他手持长矛,在空中挥舞,漂亮的转身,以咄咄逼人的气势*死了大力士,为观众展现了他的威猛与勇武。

阿喀琉斯参加特洛伊战争后,在两次战役中,使原本胶着的战况向希腊军队大幅度倾斜,并且*死了特洛伊的王子赫克托尔。

阿喀琉斯与女祭司产生爱慕,寻欢作乐,最后被帕里斯的箭射中脚踵而死。

赫克托尔

赫克托尔(艾瑞克·巴纳饰),特洛伊国普里阿摩斯老国王的长子,帕里斯的哥哥。特洛伊城第一勇士,军队的总指挥。

他在战前对士兵们说:“我信奉一条简单的准则:敬重神明,忠于妻子,保卫自己的国家。特洛伊是我们的祖国,为保卫国家而战。”

赫克托尔的形象十分鲜明,他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他德高望重的父亲,有美丽贤惠的妻子,有刚出生的儿子,还有忠于他的士兵们。他身为人子,对父亲尊重孝顺;他身为长兄,对弟弟保护包容;他身为丈夫,对妻子关怀备至;他身为父亲,对儿子慈祥和善;对战争,他英勇无惧;对国家,他义无反顾。在危急关头,让妻子带领众人从秘道转移。

赫克托尔是影片中一个完美的人物形象。

海伦

海伦(由黛安·克鲁格饰),被誉为世界第一美女。她是斯巴达国王墨涅拉俄斯的王后,倾国倾城、貌美如花,在斯巴达与特洛伊和谈的宴会上与帕里斯一见钟情,爱上了年轻英俊的特洛伊二王子帕里斯,并同他一起逃出斯巴达,也由此引发战事。

帕里斯

帕里斯(由奥兰多·布鲁姆饰),是特洛伊老国王的次子,一直在哥哥的庇护下长大。在出战中与海伦一见倾心,私自将海伦带到船上,回到特洛伊。哥哥赫克托尔劝他将海伦送回斯巴达,帕里斯执意不肯。

他提出与墨涅拉俄斯决战,但被墨涅拉俄斯所打败。

在哥哥赫克托尔去世后,他承担起保卫特洛伊的重任,射死阿喀琉斯。

阿伽门农
阿伽门农(由布莱恩·考克斯饰),古希腊神话中迈锡尼国的国王,一个野心家,斯巴达王墨涅依斯的兄弟。阿伽门农攻打特洛伊主要目的在于要对特洛伊进行统治,让其为已称臣。

作为希腊联军的总统帅,他是一个专制的人。以王兄的召唤为由,召集了以阿喀琉斯为首的希腊各联盟,攻打特洛伊。

根据《世界通史》记载,特洛伊地处交通要道,商业发达,经济繁荣,人民生活富裕。希腊联军,推举阿伽门农为统帅。他们对沿岸最富有的地区早就垂涎三尺,一心想占为己有,以海伦为借口发动战争,这才是特洛伊战争的真正目的。

帕里塞伊斯
帕里塞伊斯(由萝丝·拜恩饰),特洛伊著名美女,女祭司,赫克托尔的表妹。在战争中帕里塞伊斯被阿喀琉斯俘获,两人生情。

帕里塞伊斯深明大义,有着与常人不同的勇敢。她说服阿喀琉斯,放弃名留青史的战争,远离战场。

希腊联军统帅阿伽门农贪图帕里塞伊斯美貌,沉着冷静的帕里塞伊斯悄悄掏出匕首,把正掐住她喉咙的阿伽门农一刀刺死毙命。

特洛伊的故事主人公,特洛伊的故事内容(4)

03 性格对比分析

在影片中,阿喀琉斯和赫克托尔都是重要角色。他们共同的特质都是勇敢无畏善战。但是在二人的性格塑造上有着很大的差别。

一是战争观不同

阿喀琉斯有勇无谋。在影片中,观众看到的阿喀琉斯是一个为荣誉而战的*手。他为了所谓的荣誉,便欣然前往特洛伊,充当阿伽门农*戮的刽子手。他的战争观,仅仅是为了青史留名,阿喀琉斯是为个人而战,而不考虑战争的残酷性和是否是正义之战。

赫克托尔英勇善战。赫克托尔是影片中真正的英雄。当赫克托尔得知弟弟私自带海伦回特洛伊时,他的第一反应就是应当把海伦送回去。但是弟弟坚持要留下海伦。战事开始后,赫克托尔领导特洛伊军队大败希腊联军。赫克托尔他的出征是为了保卫国家,是正义之战。

二是死亡观不同

阿喀琉斯无视流血。阿喀琉斯自认为天下无敌,认为他可以打败天下所有的人。他并无对死亡的思考他视战争为儿戏,不懂得每一场战争都伴随着死亡,胜利是用死者的鲜血换来的。

赫克托尔不惧死亡。在战场上赫克托尔*死了阿喀琉斯的表弟,引来阿喀琉斯对他的报仇。他明知道阿喀琉斯是天下第一高手,但仍然打开城门,沉着地出城应战,表现了无畏的精神。

三是结局不同。

阿喀琉斯死得悄无声息。在特洛伊被屠城后,阿喀琉斯没有参与屠城,而是四处寻找帕里塞伊斯,他厌恶了战争,在帕里斯的射*中悄声离世。

赫克托尔死得庄严隆重。在战场上赫克托尔被*死后,又被阿喀琉斯用战车拖了三圈示众,进行侮辱。但当赫克托尔的老父亲前往阿喀琉斯营帐中要求接回赫克托尔的遗体时,得到了阿喀琉斯的同意,并提出停战12天。特洛伊为赫克托尔举行了隆重的葬礼,使其灵魂升天。

值得一说的是,赫克托尔的英雄主义是建立在他弟弟作为反面例子的基础之上和与阿喀琉斯对比之上的。影片向我们展现了个人英雄主义与民族英雄主义的最大区别。

当然,阿喀琉斯他的英俊、勇敢、强壮,以及对女性的关爱都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他并非一无是处,特别是他最后的反转更是深刻。

当特洛伊老国王夜里来到他的营帐,找他要儿子,他并未伤害老国王,而是哭着对大王子的尸体说“我们很快就会见面了”,并自作主张停战12天,给死者最大的尊重。在这一点上让阿喀琉斯回归到人性的本质,也是他被救赎的心路历程。

总之,电影《特洛伊》是一部充满着古希腊英雄主义色彩的史诗级影片。宏大的战争场面,精彩的人物对白,人神交织的叙事方式,以及对《伊利亚特》的改编,让观众体会到,人类不断追求永恒的生命,什么才能让人青史留名?征服的欢乐,生命的永恒之美,爱情与荣誉,是每个人的向往,更是英雄人物的追求。但在残酷的战争中,爱才是唯一的救赎。爱国家、爱亲人、爱自己的每一寸土地,也包括爱生命……

特洛伊的故事主人公,特洛伊的故事内容(5)

(文章中的图片来自网络)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