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体包括哪四种,涉密载体包括

首页 > 上门服务 > 作者:YD1662023-07-09 05:43:54

只不过,商朝的简牍并没有能够保存下来,反倒是甲骨文的意外发现,让如今的我们得以通过甲骨卜辞这种独特的视角,验证了传世史书所言非虚。

那夏朝的历史,会不会也是类似情况呢?

夏商周三代,文字的载体大体有四种:陶器、青铜器、竹简、兽(甲)骨。这四种载体分别代表了四种不同的文字发展类型。

载体包括哪四种,涉密载体包括(9)

比如,刻写在普通陶器上的,属于民间字体,内容原始,有一定文字基础的工匠可能会刻上族徽或器物名称,而更多的可能只是随意涂鸦一些只有自己能看懂的符号,这也是二里头出土的陶器上多为“刻画符号”的主要原因,但这并不代表夏朝还停留在“刻画符号”的原始阶段。

而刻在青铜器上的叫金文,是官方文字。值得一提的是,夏朝时并不具备在青铜器铸模上刻印文字的技术,而考古发现也证实直到商朝中晚期时,青铜器上才开始出现寥寥数字,到西周时才出现字数较多的记事铭辞。

载体包括哪四种,涉密载体包括(10)

至于甲骨文,则是商朝特有的占卜用文字,而夏朝却并未采取这种载体,这也是二里头考古数十年来没有出土过一块夏代甲骨的重要原因。

如此看来,能够承载夏朝历史文献的,仅剩简牍一种可能,而相比青铜器和甲(兽)骨,竹简又是最难以保存的。

不仅如此,在夏商时期,能够掌握和熟读文字的只有极少部分群体,包括治理国家的上层贵族、掌握祭祀的巫师群体以及负责记录事件的史官,这三大群体所用文字又千差万别,自成体系,各有一套发展脉络。

载体包括哪四种,涉密载体包括(11)

所以,金文、甲骨文以及传世简牍文(文献体),既有共通字,也有特有字。在已发现的5000余字甲骨文中,我们能释读出的1000多字,主要就是根据和文献体的共通字判定出的,剩下的无法释读的,就属于甲骨文的特有字了。

那么夏朝有历史记载却无文字考古发现,是不是因为唯一的载体竹简不易保存所致呢?

这必然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但也并非局限于此,因为考古其实还有深层发现。

载体包括哪四种,涉密载体包括(12)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