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保险的起源
最早的保险形式起源于公元前2000年的古巴比伦国,其国王曾下令僧侣、法官及村长等官员,对他们所辖境内的居民收取赋金,用以救济遭受火灾及其他天灾的人们。
二,现代保险的诞生
而最早的正式保单来自于1347年10月23日,在这天,意大利商船"圣·科勒拉"号要运送一批贵重的货物由热那亚到马乔卡。这段航程虽然距离不远但极度危险,极有可能遇到地中海的飓风和海上的暗礁。船长不想冒这么大的风险,但又不愿意失去这一笔大买卖,他为此非常为难。这时,在朋友的建议下,他找到了意大利商人乔治▪勒克维伦,说明情况后,双方约定,船长先存一些钱在乔治那里,如果6个月内船顺利抵达马乔卡,那么这笔钱就归乔治所有,否则乔治将承担船上货物的损失。这张纸质协议在今天看来就是一份真正的保险,这也成为了现代商业保险的起源。
三,中国保险史
这个要从鸦片战争说起,当时英国为了给鸦片贩子提供保障,于1805年在广州成立了第一家保险公司,名字叫谏当保安行。有了第一个吃螃蟹的西洋人,后面又来了伦敦保险公司,于仁洋历保安行等,但这些保险公司可不是来中国发福利的,而是合伙来中国捞钱的。
四、建国后保险发展
1949年建国后,保险业开始整合,外资保险被整理出中国,只留下一家中国人民保险,但到了1958年,由于特殊历史原因,保险业停业,这一停就是20多年。
改革开放后,重新振兴保险行业被提上了日程,但国内却仅存了一家中国人保这家保险公司。但人保因为无法经营好新疆的业务,第二保险公司诞生了,叫新疆农牧保,这个名字土味比较重,在2017年,换了个名字,叫中华联合保险集团。紧接着平安保险和太平洋保险也相继开业,保险行业产生了四家保险公司。
在1991年以前的中国保险,发展很慢,却没想到在1992年迎来了一条大鲶鱼,那就是外资友邦保险,他还带来了新玩法,那就是代理人制度。
在此之前,中国保险业务可都是通过银行网点代销的,结果友邦一来就专门请人来卖保险,这还得了,一看友邦这出单速度,都眼红了,纷纷效仿,截止目前,国内的保险公司大部分还是采用这种运作方式。
保险行业在1992年以后快速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很多问题。早期保险公司招人是不容易的,像友邦这样的外资公司请得起大学生来卖保险,国内的保险公司可是没这实力。这个时期,刚好遇上了国企改革,大批下岗工人急需重新就业,这波下岗工作为保险行业注入了人力,也带来了不少问题,由于学历不高,急于做单,很多保单都是通过人情单的方式销售出去,卖的人讲不清,买的人也不知道买了什么。到最后理赔的时候才发现,事故与保险合同不符,在当时的国人眼里,我都买了保险了,怎么还不赔呢,这不是骗人么,于是开始口诛笔伐。这就是至今保险业口碑不好的来源。
随着行业口碑的变差,整顿也开始了,先是1995年颁布了《保险法》,98年成立保监会,国内的保险行业开始规范起来,99年国内第一家保险经纪公司成立。中国的保险业态开始慢慢追赶上了国外。
01
常平仓:中国最早的保险交易场所
常平仓始于西汉,从汉朝至清朝的千余年间,各地建仓的为数不少,是中国古代政府为调节粮价,储粮备荒以供应官需民食而设置的粮仓。
“常平”的思想源于战国时李悝在魏所行的“平籴”,即政府于丰年购进粮食储存,以免谷贱伤农,歉年卖出所储粮食以稳定粮价。
常平仓,如果按“保障”和“交易”这两个功能来考量,它就是中国最早的保险交易场所,或者可以称之“保障交易中心”“保险交易中心”“保险交易所”。
当然它不像现在的股票、石油、产权等交易所频繁交易,它大多在粮食价格低的时候,从农民手里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买进粮食,就是“政府保护价”收购,而在灾荒粮价高时,低价卖出粮食。
它平时交易换手很少,但在交易时,短时间内就会由零散交易集成大额的交易。
在荒年时,用常平仓积谷减价粜于贫民,减轻其负担,以此体现赈济的作用,这是显而易见的社会保障。
但常平仓积谷主要来自各级政府的财政资金,部分来自官员、绅士、富户人家的捐赠,这就摆脱不了财政的影响,当财政发生危机时,它的运营情况就不太稳定。
02
始于隋朝的“义仓”制度
“
《隋书·长孙平传》:“ 平见天下州县多罹水旱,百姓不给,奏令民间每秋家出粟麦一石已下,贫富差等,储之闾巷,以备凶年,名曰义仓。”
”
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长孙平被徵拜为度支尚书。他见天下州县大多会经历水灾旱灾,百姓在荒年难以维持生活,就向皇帝上奏:“民间每个秋天,都根据家庭的贫富,从收获中拿出一点点的小米或麦子,集中储存起来,等到荒年的时候就可以用来赈济了。”隋文帝表彰并采纳了他的建议。
从此,中国就有了“义仓”这种类似于强制保险的社会保障制度。
唐玄宗时,政府正式建立了义仓税,将义仓的经营正式交由国家政府。同时义仓和社仓的概念逐步分离出来,义仓由州县一级政府设置,社仓由社(百姓二十五家为一社)一级来设置。
相比于“常平仓”,“义仓”更符合保险的形态,将未发生风险年度的盈余以保费的形式交给保险运营机构,到发生风险时对受灾人员进行弥补。
03
川江盐运保障
到了清代,政府对民间的保险开始出现对损失进行补偿的形式。
当时四川盛产井盐,商人们从水路把井盐运送出川进行销售,但是由于川江险滩多,经常发生货物倾覆造成损失。
后来,政府从官盐税收中提取一部分费用(相当于今天的保费),对发生货物损失的商人给予一定的补偿。
相比于“义仓”对农民基础生活的保障,清政府对川江盐运保障距离现代保险更近一步,将损失补偿原则纳入了保障范畴。
人文保险,致力于为保险消费者和代理人,搭建基于社群的良好生态,为客户提供更具有人文关怀的保险服务。保险,让生活更美好,欢迎持续关注“梓瑜说人文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