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石器时期的仰韶文化开始,先人们就有了在在死者口中含以物品下葬的习俗。这种死者口中所含的物品名叫“饭含”,“饭”主要指谷物,“含”则指珠、玉、骨、贝等物品,其最初意义可能与事死如事生,不希望死者空口无食的观念有关。
物随着时代的发展,从两周时期开始,这种口含物品类越来越繁多,出现了玉环、玉玦、玉珠、玉管、玉石块等不同形状,甚至出现了鱼、蚕、蝉等各种动物造型。安阳大司空村商代晚期墓葬出土过四件玉蝉,说明在商代将装饰用的带孔玉蝉用作口含,是贵族葬礼中比较常见的现象。
汉代是中国古代玉文化发展的一个高峰,玉器在汉代社会的礼制活动、丧葬习俗、日常生活中的使用达到了巅峰。
汉代玉蝉的形制与特征汉代人相信玉能使尸体不腐,再加上汉代人事死如事生,实行厚葬制度,所以玉蝉大多用作死者下葬时口含的葬玉,成为丧葬用玉的重要组成部分。汉代口含器形多为蝉形,材质多为青玉、白玉,刀法简洁、线条挺拔、造型生动,给人以高贵、洁净的审美感受,是汉代玉器简洁造型的典范。
目前考古发掘发现两汉时代的蝉形口含约有近 160件。从形态上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属圆雕作品,蝉的两眼突出,背部用阴刻刻出头和双翼,头与躯体之间有比较明显的分界,双翼长于尾部;第二类头端基本平齐或略呈弧形,双翼多与尾部等长,腹部不进行刻划;第三类则更为简洁,仅以一道阴刻的横线表示头腹的分界,背部中央起脊以表示双翼。
三类玉蝉中,第一类的材料大多为玉质,后两类除了玉制外,还有石质、骨质等等。从制作工艺来说,后两类玉蝉工艺水平也参差不齐,大多比较简单粗糙。
从年代上看,第三类比较简单粗糙的玉蝉出现得最早,出现于西汉初年。山东胶南大场镇西汉初年的汉墓中出土的玉蝉,只略具蝉形,但无细部刻画,仅以“丫”形示意蝉的头部和背脊,简洁中又极具神韵。
西汉中期,第一、二类玉蝉开始出现,形式开始产生多样化。到了西汉末年和东汉早期,蝉形口含迎来了它的鼎盛期,此时的玉蝉质料一般为玉质,雕刻也非常精细,出现了著名的“汉八刀”技法。这一时期玉蝉精品的数量也是最多的。河北阳原三汾沟村汉代玉蝉、定县北庄东汉中山简王刘焉墓玉蝉都是其中的代表。
这一时期玉蝉的特征是:蝉体较为扁薄,边棱分明,尖角突出,突出玉蝉头部的双眼、和双翅翼尖,喙部施刻正“八”字纹,肩角分明;颈背施刻半圆弧线,腹面刻有节理纹饰。这些特征说明汉代玉蝉的形制至此已渐臻成熟。
汉代玉蝉的演变,主要表现在玉蝉的头部头部由尖高三角状向低平三角状演变;颈部绞丝纹条带逐渐弱化;尾部双翅翼分离,逐渐形成尾部三尖;翅翼等细部特征逐渐简化。
以玉蝉的双眼为例,汉初玉蝉的双眼仅以阴刻线表现形状,到了西汉中期,阴刻线逐步加深,双眼凸出的程度逐渐明显,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凸出的高度从低矮凸出,到 略高凸出,再到悬高凸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