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图片打破了人们原有的精神自足,让人们对商品充满了想象,激发着他们的消费*。井底之蛙没什么问题,但看过了外面世界的井底之蛙就有问题了。他们会觉得,世界原来这么大,衣服还有破洞的、头发还有彩色的,自己物质欲就这样慢慢被激发。
印刷品让商品走出了货架和橱窗,商品目录、报纸和杂志就像是掌上商店,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潜在顾客。里面的文章和图像也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认知、改变人们的视野,引起人们的焦虑,当人们想要改变的时候,它们又恰好提供了完美的解决方案。
19世纪末,电影的出现更加强化了商品幽灵般的存在。这种新媒介的投射力是前所未有的,观众被动态影像所吸引,对银幕上的演员、服饰和各种事物着迷。
就好比我看到电影里的彦祖,也想戴一样的面具,穿一样的衣服,幻想着别人对我说,“收手吧,阿祖”。商品是明星与观众之间的媒介,电影在彰显着戏剧性力量的同时,也展现出作为商品载体的巨大潜力。
就这样,商品通过杂志、电影等媒介,毫不费力地传播到世界各地,而且很好地起到了消费教育、社会想象植入和商品平常化的作用。
*的无限膨胀
在1960年之后,商业领域几乎所有新的发展都是在重复和放大已经发生的现象。它们无一不助长了我们的消费*和拜物情结。
首先,得益于科技和贸易的发展,商品更加不受时空的约束,变得越来越全球化。中国的棉花会运到孟加拉国,由当地工人制作成T恤,再运到法国的品牌商店销售,而你坐在家里的沙发上动动手指,这件T恤也能很快寄到你手里。
人们对商品的*不再受到流通限制的约束,可以迅速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不过,技术的发展从来不会让人的*满足,相反,速度越增加人们越不耐烦,市场流通的惊人进步对现在的人们来说只是习以为常的事情。
其次,互联网的发展让图像对媒体世界的统治尽善尽美,网络每天都充斥着数百万文本、照片和视听数据,现在我们通过网络一天接收的资讯,可能比之前的人们看一个月的杂志都多。
我们通过逃避、投射、认同和模仿,探寻着自己想要的身份定位,算法也会反馈过来最适合我们的内容。我们以为是自己找到了身份认同,所以愿意为这份心理需求消费,殊不知,他们是为了让我们消费,才营造了这种身份认同。
所以,网页上的链接刚好是自己想看的,网红推荐的产品也是自己想要的,我们甚至不知道这些是隐藏极深的广告形式,还以为自己做了最正确的决定。
最后,支付方式的转变也把消费的节点大大提前了。借呗白条信用卡,我们不仅不用等待,甚至能提前享受到未来才能拥有的东西。
一旦透支了未来,就像打开了潘多拉魔盒,不仅消费*被无限放大,财务危机也在不远处潜伏着。我们一边工作,一边消费,再一边还贷,到头来就像笼子里的小白鼠,跑得越快笼子转得越快,永远停不下来。不同的是,小白鼠只是在原地奔跑,而我们在奔跑的过程中,还积累了大额的个人债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