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横为什么能破坏合纵,连横破解合纵

首页 > 上门服务 > 作者:YD1662024-01-09 13:47:05

苏秦虽然是合纵策略的提出者,最后配六国相印在身,荣耀加身,但是他其实也不能真正意义上的掌握这个联盟。而一旦作战,各个国家都想要保存自己的实力,抵御秦国的同时也消耗着他国的实力,所以匍匐不前,畏首畏尾,当整个联盟里所有的国家都是这样的想法的时候,这个联盟也不过是外强中干。一旦一场战争失利,那么很快整个联盟都会崩溃。

因此,合纵看似强大无比,多国联合,但是却是小国联合,彼此都不愿消耗自身的实力,所以看似联军百万,但是战力却不强,缺少一个领导者,无法将各国人心拧成一股绳,所以联盟内部也有争斗。对外,联盟裹足不前,对内,相互碾轧,这样的合纵又怎么能够成功呢?

连横看似弱小,但却无懈可击

1、连横是什么?

《韩非子·五蠹》有云:“连横即事一强以攻众弱”。

如果说合纵是联合弱小对抗强敌,那么连横就是联合一个国家(通常为实力较强的国家)再逐一攻打其他弱国,这两者之间某种程度上属于一个对立,而且看起来似乎连横远不如合纵,毕竟合作的国家相当少,一般有且只有一个。

至于连横策略的详细实施过程,通俗点来讲就是“一手萝卜,一手大棒,打个巴掌给个甜枣”,即软硬兼施,双管齐下来施行。

连横为什么能破坏合纵,连横破解合纵(5)

2、连横是秦专门针对“合纵”的对策

连横的策略是在合纵出来之后由张仪最先提出来的,因此我们可以说连横的最初目的就是为了瓦解合纵这个计谋,所以连横能够很好的利用,并且注意到合纵中所缺少的东西。

比如当时尽管东方六国合纵抵御秦国,但是因为地形的原因,这些国家距离秦国有近有远,近的恐惧秦国,而远的则并不警惕。看似是六国抗秦,但实际上更多的却是韩、赵、魏三国充当主力,而其余国家差不多都处于观望的状态。

所以,合纵联盟是相当松散的,很容易被逐个击破。而张仪所提出的连横就是抓住合纵的缺陷,也就是“人心不齐”下手,来挑拨六国之间的关系,瓦解联盟。

连横为什么能破坏合纵,连横破解合纵(6)

——张仪先从韩魏两国下手,两国接连在秦国手中受挫后,这两个国家的实力一直不断的减弱。因为这两国的位置处在中间,所以其联盟中的其他强国(比如齐楚)也同样有着吞并这两国的想法,而秦国则勾起齐楚对这两国的*,来破坏联盟,让其选择与自己联盟。之后张仪又依样画葫芦,使得齐楚两国反目成仇,达到破坏合纵的目的。

其实说到底,国家之间的合作完全是由国家利益决定,从来都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一直的朋友,而连横就是抓住了这个特点来对目标进行游说。

3、秦国的连横策略一直在不断优化

秦国早期的连横反复性较强,并没有详细清晰的合作伙伴。随着时间的推移,秦国这种“偷鸡式”的连横策略被列国给看透了,于是秦国与时俱进选择了范雎的远交近攻,即联合远方与自己没有过多接触的齐国,两家形成了名义上的联盟,然后对附近的韩赵魏下手。

连横为什么能破坏合纵,连横破解合纵(7)

有人或许会认为这和之前的连横有所差别啊,毕竟这是按地理远近来衡量外交。但其实我们只要细心点就会发现,秦国的合作伙伴仍旧是有大国齐国,与曾经的连横并无多大异处。只不过这时候的秦国更加的将合作对象给固定了罢了,不再像之前那么反复。

而这个连横联盟却没有出现合纵那样的情况。一是参与的诸侯国少,只有强秦和强齐。二是因为区域的原因了,两国因为没有直接的接触,位居两边,看似是联盟,但是却仍然是各自做主,双方并不掺合,就这样,强强结合,很快秦国就开始放心征讨自己身边的小国,实力日渐庞大。

合纵为何会被连横击败?(唯物论观点来解答)

谈到东方诸国合纵之败,很多人都觉得这有些不可思议,毕竟以多打少,即便不胜,也不该输,但事实摆在眼前,合纵就是输了。

连横为什么能破坏合纵,连横破解合纵(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