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觉察这种理论的提出者,自我同一性建立的内在过程

首页 > 实用技巧 > 作者:YD1662023-05-09 20:19:57

当前,我国处于经济社会快速转型期,个体心理行为问题及其导致的社会问题引起广泛关注。《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将心理健康促进行动作为15个专项行动之一提出,足见其分量。心理健康说起来“大”,其实就在我们的一言一行中。个人和家庭关注心理健康促进,不妨从提升自身知识储备做起,阅读相关科普书籍。

自我觉察这种理论的提出者,自我同一性建立的内在过程(1)

《完善人格》,许皓宜著。

过往的生活中,我们也许听到或做出过这样的评判:“内向不好,你应该学着活泼一点。”“你活力四射,但忘了低调惹人厌烦。”其实,类似的说法并不公允。例如,一个内向的人可能不擅长与他人打交道,但可能更加细腻、深刻、踏实;一个外向的人可能有“出风头”之嫌,但主动、自信常常使他们魅力四射。每种性格都有其对应的优缺点,无论社会交际还是家庭生活中,对人对己求全责备,不仅暴露了自身的短视,还可能作为一种语言暴力,使他人特别是未成年人陷入自我怀疑、自我否定的泥淖,有悖个体心理健康“自我接纳”这一标准。

自我觉察这种理论的提出者,自我同一性建立的内在过程(2)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性格。

既然性格无优劣之分,我们又该如何面对自身可能存在的不足,提升为人处世的能力?《完善人格》认为,我们应当着眼于人格。心理学将人格定义为“一种具有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具有感觉、情感、意志等机能的主体”,“每个人与他人相区别的独特而稳定的思维方式和行为风格”,它是能被我们觉察和控制的部分。

自我觉察这种理论的提出者,自我同一性建立的内在过程(3)

近日,《杭州新闻联播》出现了一起播出事故:准备播报新闻的主持人突然发现提词器失灵,由于现场并没有准备好的手稿,他一时语顿,导致播报停止。情急之下,主持人显得有些急躁,反复按着手中的遥控器,一脸不耐烦。视频被广泛传播后,网友调侃:“像下一秒就要发飙的样子。”“主持人缺乏专业素养中必需的临场应变能力。”虽然这起播出事故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但主持人在既定事实无法改变的情况下未能镇定下来,发挥主观能动性予以恰当补救,反而暴露了自己的负面情绪,客观上加重了事故。

自我觉察这种理论的提出者,自我同一性建立的内在过程(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