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觉察这种理论的提出者,自我同一性建立的内在过程

首页 > 实用技巧 > 作者:YD1662023-05-09 20:19:57

主持人的急躁加重了播出事故。

这印证了拥有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是多么重要。人生在世,要与他人产生形形色色的联结,广大成年人更是拥有自己的社会角色,每个角色都代表着一系列有关行为的社会标准,以及社会和他人对其的期望,举手投足都意味着责任,都可能对他人造成影响。放任负面情绪的宣泄,于人于己都不是好事。那么,如何保持情绪稳定?《完善人格》提出了“自我觉察”的方法。

瑞士心理学家卡尔·古斯塔夫·荣格在其自传中写道:“只要我能将各种情绪转化为意象,也就是找到隐藏在情绪背后的意象,我就能平安心静。如果继续让这些意象躲在情绪背后,我或许会被它们撕碎。”

自我觉察这种理论的提出者,自我同一性建立的内在过程(5)

卡尔·古斯塔夫·荣格

自我觉察这种理论的提出者,自我同一性建立的内在过程(6)

基于荣格理论的“12型人格”常被用来作职业分析。

《完善人格》正是基于荣格心理学中的“原型”和“阴影”理论,结合作者心理咨询生涯中的大量案例撰写的,书中将人格类型分为受害者、霸凌者、英雄、神、父亲、皇帝、王子、女神、母亲、女皇、公主、恋人、友伴、破坏分子、传道者、授业者、解惑者等56个,涵盖情感原型、思想原型、行动原型、*原型4大类,帮助读者正确认识自己的阴暗面,引导读者有意识地弥补内心缺失,控制甚至转化负面情绪,在自我接纳的基础上实现自我提升。

自我觉察这种理论的提出者,自我同一性建立的内在过程(7)

例如,“友伴”原型代表着人的社会性,其光明面在于,使人在与他人的相处中找到自我价值,与之相伴的阴影面则是产生对“竞争”“被人取代”的恐惧。我们能够从“志同道合”中获得与朋友“一体感”的快乐,也会从世俗在外貌、学历、收入等方面的评价中因“异体感”而失落,恰如“我希望你过得好,但不要比我好”。《完善人格》指出,我们对友伴关系的不信任,本质上是对自己与别人相处、合作能力的不信任;我们对被比较的反感,本质上是对自己能力的不自信。如果意识到“友伴”原型阴影面的本质,我们就能将离群、嫉妒、中伤等负面倾向及时转化为向上的自驱力。

自我觉察这种理论的提出者,自我同一性建立的内在过程(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