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双手托天
预备势:两脚平行分开站立,稍宽于肩,手指交叉于腹前,掌心向上(图23)。
【口令】
1.两臂上提至脸前翻掌上托,掌心向上,抬头挺胸(图24)。
2.两臂带动上体向左侧屈一次(图25)。
3.再侧屈一次。
4.两臂经体侧下落还原成预备势。
5~8和1~4相同,唯方向相反。
重复2~4个八拍。
【要点】
反掌上托时,上体正直,手臂伸直,体侧屈时,髋关节不要移动。身体两侧及腰部肌肉有明显酸胀感,并放射至肩、臂、手指。
【功效】
腰强直,脊柱活动不便,脊柱侧弯等。
八、转腰推掌
预备势:两脚平行分开站立,稍宽于肩,两手握拳与腰部,拳心向上(图26)。
【口令】
1.右手立掌向前推出,掌心向前,同时上体向左转90度,眼视左后方,左肘伸向左后方,拳头顶于腰部,两臂成直线(图27、28)。
2.还原成预备势。
3~4同1~2,唯方向相反。
重复做2~4个八拍。
【要点】
推掌时用内劲慢推,转腰时保持上体正直,两部能做出旋转力距来。推掌转腰时腰部有明显酸胀感,此外,肩和背也有酸胀感。
【功效】
肩、背和腰软组织劳损,如腰痛、手臂麻木和肌肉萎缩等。
九、叉腰旋转
预备势:两脚平行分开站立,稍宽于肩,两手叉腰,大拇指向前(图29)。
【口令】
1~4两手依次用力推动骨盆,作顺时针方向绕环一周(图30~34)。
5~8同1~4,做逆时计方向绕环一周。
重复做2~4个八拍。先做顺时针方向1~2个八拍,后作逆时针方向1~2个八拍。
【要点】
绕环时,前三拍腰部动作幅度要大,两腿伸直,后一拍腰部放松。切忌挺腰做环绕动作。腰部有明显酸胀感。
【功效】
腰部急性扭伤和慢性腰痛,身体长期佝偻或呈某种固定姿势而形成的腰骶部酸痛等。
十、展臂弯腰
预备势:两脚平行分开站立,稍宽于肩,两掌交叉于腹前,掌心向内(图35)。
【口令】
1.两臂前上举,抬头、挺胸、收腹,目视掌背(图36)。
2.两臂经体侧下落至侧平举,掌心向上(图37)。
3.两手翻掌,同时上体挺腰前屈(图38)。
4.两臂体前交叉(图39)。
5.两臂紧贴两耳,上体挺腰伸直成1势。
6~8同2~4。最后一拍还原成预备势。
重复做2~4个八拍。
【要点】
做上体挺腰前屈或伸直时,要注意“挺腰”动作,以增加腰际活动的力距,达到锻炼的目的。上体前屈时两腿伸直,手指尽量触地。腰部有明显的酸胀感,双掌触地时腿后肌群有酸胀感。
【功效】
颈、背及腰酸痛。
十一、弓步插掌
预备势:大直立分腿一大步,双手握拳于腰部(图40)。
【口令】
1.上体左转成左弓步,同时,右拳变掌向前上方插掌,掌心向侧(图41)。
2.还原成预备势。
3~4同1~2,唯方向相反。
重复做2~4个八拍。
【要点】
弓步插掌时,要做到臂直、腰直和腿直。此外,插掌时上体要向屈臂一侧做出旋转力距来。腰和腿有显著的酸胀感。
【功效】
腰、背及四肢酸痛、麻木。
十二、双掌攀足
预备势:两脚并步正身直立(图42)。
【口令】
1.手指交叉于腹前上提,经脸前翻掌上托,目视手背(图43)。
2.上体挺腰前屈(图44)。
3.掌心触脚背(图45)。
4.上体自然还原成预备势。
重复做2~4个八拍。
【要点】
上体前屈时,臀部后移,两腿伸直,攀足时手掌尽量触脚背。腰部及腿后肌群有明显酸胀感。
【功效】
腰腿软组织劳损,转腰不便,脊柱侧凸,腿部酸痛麻木及伸屈不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