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做木工活儿。/受访者供图
在《林间最后的小孩》里,美国作家理查德·洛夫描述了一种危险的“自然缺乏症”:当代都市儿童待在室内的时间越来越多,挤占了身处大自然的机会。他认为这不仅会引发抑郁和注意力不集中等儿童身心问题,而且会削弱儿童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
许多孩子见到蜜蜂蚂蚁等小昆虫会害怕得尖叫颤抖,王永觉得正是“自然缺乏症”的表现之一。对于12岁的momo来说,看到昆虫非但不害怕,反倒会感到雀跃。
每天泡在山明水秀的自然里,Momo的身体渐渐强壮起来。她经常扛着单反和长焦镜头,跑上跑下地拍摄斑斓的小虫子。那个吓人的肺炎,也从小姑娘的成长中悄然退下。
在山里住上一个月,momo就会再次穿过27个山洞,回到城里。和妈妈逛街购物,走亲访友,过上城里孩子的周末生活。王永也会趁机休息,扎进书堆钻研自己感兴趣的课题,或者想想下回和女儿去哪里壮游。
如果说谷爱凌占尽美国教育和海淀培训的优势,那么momo就是享受到了城市和乡村生活的美好交集。
#03规训以外的另一种生活可能
去年,momo拍到过一只外形独特的天牛。她和爸爸翻遍网络资料,都不确定那只小虫的品种。于是,他们向成都的甲虫爱好者留言求助,后又辗转联系上日本的昆虫专家。
经过多方确认,那天牛属于稀有品种,上一次被人类记录下来是约一百年前。这是王永带女儿利用网络技术主动求知的一件小事。
momo拍摄的昆虫照片。/受访者供图
传统的学校教育是以教师为中心,企图把知识push(灌输)给孩子,并没有以学生为中心去教他们积极学习(pull)。
王永说:“石器时代的教育方式怎么能应对网络化的教育时代?互联网没有出现前,这样的教学还能管点用。但现在知识迭代迅速,学校教的知识早过时了。求知好比盲人摸象,只不过在学校是跟着老师去摸象。”
给momo选教材的时候,王永特意研究了朱熹、曾国藩、胡适等人的学习史,梳理出中华文化经典书目,也参考了哈佛、牛津的核心课程挑出西方典籍。
最让他犹豫的,莫过于是否把体制内的小学教材纳入其中。他认为通用教材内容简陋,营养有限。按照他的方式,小学教材只要花一两个月就能学完。
引用法国哲学家米歇尔·福柯的观点,王永认为:“学校是权力运作的场所,其存在的目的是制造出听话而有用的身体。学校很可能会成为求知的障碍。”
王永最后勉为其难地将那套教材保留下来,为的是建立momo和同龄人的共同记忆。不过,女儿并不领情,直言“六年级小学课本简直浪费纸” 。
采访中王永强调说:“我们远远低估了小学生的理解力。”在大理边找曾昭燏,她边看完了上野千鹤子和田房永子合著的《从零开始的女性主义》,现在准备读上野的另一本专业著作《父权制和资本主义》。
十岁出头就看这些书合适吗?momo坚定回答:“阅读的选择跟成年人和未成年没什么差别。”
王永带momo读伍尔夫的作品。
跟许多孩子那样,momo爱看宫崎骏动画和哈利波特系列电影。跟同龄人不一样的是, momo能无障碍使用手机和平板,用元宇宙头盔看电影。她会上网看“迪士尼如何建造”的纪录片,还喜欢听泛文化播客《随机波动》。
momo使用VR眼镜和手柄。/受访者供图
踏入去学校化学习的第六个年头,momo逐渐明晰自己的职业梦想。她想当一名职业漫画师,正努力学习板绘。王永盘算着再过五年等女儿成年后,他能继续去追求属于自己的意义。
如果按照社会的规训,momo的成长路可能跟大多数城里娃相似:按部就班念中小学,努力考个大学,找一份安稳的工作,然后结婚生子……如果把女儿交给现有的学校教育,王永应该省心很多,也不用放下工作过山居生活。
作为一位爸爸,王永却不甘心看着女儿进入福柯所言的“宰制状态”。他说:“这些年陪伴momo过智识生活,我希望她能从我身上看到求知在日常生活中的呈现。她将来有机会过上有尊严的生活,保持独立自主,拥抱自由真实。”
END
出品 丨 生活方式研究院
撰文 丨 晓洋
设计 丨 欧阳波比
今日话题你最难忘的学习时光是怎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