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塑像
黄庭坚(1045年——1105年)比苏轼(1037年——1101年)小几岁,曾经拜在苏轼门下,是“苏门四学士”中让苏轼最欣赏的一个,从宋代200多年的历史来看,在文学与书法上的成就,黄庭坚跟苏轼齐名,他们并称“苏黄”,都堪称一代宗师。
实际上,他们亦师亦友,惺惺相惜,在文学艺术上相互学习,苏轼在黄庭坚面前从来没有以老师自居,因为在苏轼看来,他某些方面不如黄庭坚。
在文学上,苏轼是继柳永(984年——1053年)之后,对宋词做出巨大贡献的开拓者,他既能创作婉约缠绵的婉约词,又能创作出奔放洒脱的豪放词,在宋词两种风格上,苏轼都做到了游刃有余,精品力作不断,这是黄庭坚不能比的。
然而,宋代文学不光词令成就显著,在诗歌上的成就虽然没有唐诗那么显眼,但也可圈可点。
苏轼《寒食帖》局部
宋诗继承了唐诗重视内涵和意蕴的优点,同时,把生活哲理融入到诗歌中,形成了哲思细密,点铁成金的哲理诗。尤其以黄庭坚为首的“江西诗派”,传承了唐代大诗人杜甫的遗风,影响极大,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黄庭坚一直把杜甫看作自己的诗歌教父,在《观崇德君墨竹歌》一诗中,黄庭坚写道:见我好吟爱画胜他人,直谓子美当前身。在他心里,把杜甫崇拜的五体投地,看作是自己的前身。
在诗歌成就上,黄庭坚明显要比苏轼更能代表宋诗的成就。1067年,黄庭坚考取进士后,苏轼偶然独到黄庭坚的一首诗,大为赞叹,苏轼说:自唐代杜甫之后,世上好久没有出现这样的诗歌佳作了。可见,在苏轼眼里,黄庭坚的诗歌在他之上,深得杜甫的真传。
黄庭坚之所以能在宋代诗坛鹤立鸡群,跟他的诗歌天赋,以及勤奋好学是分不开的。
黄庭坚楷书
1045年8月9日,黄庭坚出生在宋代洪州分宁(今江西九江修水县)的一个书香门第,其父亲黄庶与舅舅李常都是宋仁宗、宋神宗时期江西一带有名的文官,在诗歌创作上都有较高成就,少年时期的黄庭坚,在这样的家庭环境的熏陶下,自小熟读诗文,对诗歌积累了相当深厚的鉴赏能力。
黄庭坚在5岁时,某天他的舅舅李常到家中做客,看到黄庭坚卧室的书架上摆满了书本,就打算考考外甥。李常随便抽出一本书翻开,读了书中某一句诗,没想到外甥把这句诗后边的句子,以及前边的句子,一字不差的全部背诵出来。李常随后又连续考了几首,外甥都对答如流,吃惊之余,李常夸赞道:真乃神童也!
之后,黄庭坚是神童的美誉在当地广为流传。
黄庭坚草书
到6岁时,黄庭坚已经不满足背诵别人的诗,开始自己作诗。很快,他就写出了名叫《牧童诗》的七言绝句,诗曰: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岸闻,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黄庭坚自小是一名爱观察和思考的人。他的思考来自两个层面,一是在诗中推敲字词,跟杜甫那样“语不惊人死不休”。如,诗中第二句“吹笛风斜隔岸闻”中的“斜”字,用得很巧妙,起风时,风不但会让树木花草倾斜起来,还会把自然界许多声音快速传递过来,若没有认真观察和思考,不可能描述出这样一个生动活泼的场景。
二是给诗中凝注思想和情怀,遵循古人“诗言志”的诗歌精神。汉代有一部著作叫《尚书》,在《尚书·舜典》篇章里有这样一句话: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这是古人根据各个艺术门类的形式和内容,总结出来的经验之谈。“诗言志”中的“志”,实际上是指思想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