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地老虎,学名 Agrotis ypsilon (Rottemberg)鳞翅目,夜蛾科。别名土蚕、地蚕、黑土蚕、黑地蚕。异名 Noctua ypsilon。分布在全国各地。
1、 为害特点
幼虫将蔬菜幼苗近地面的茎部咬断,使整株死亡,造成缺苗断垄,严重的甚至毁种。也可钻入茄子、辣椒的果实或白菜、甘蓝的叶球中为害,影响品质。二、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6~23毫米,翅展42~54毫米,体暗褐色。内、外横线均为双线黑色,呈波浪形。前翅中室附近有1个肾形斑和1个环形斑。肾形斑外侧有1个明显的黑色三角形剑状纹,尖端向外;在亚外缘线内有2个尖端向内的黑色剑状纹,并且三纹剑端相对。后翅灰白色,腹部灰色。
雄成虫形态
雌成虫形态
卵:半球形,底径约0.5毫米,高0.3毫米,表面有纵横的隆起线。初产时乳白色,后变黄色,近孵化时成淡灰紫色,卵顶上出现黑点。
幼虫:老熟幼虫体长42~47毫米,头黄褐色,体灰褐色。体背粗糙,布满龟裂状皱纹和黑色微小颗粒。腹部第1~8节背面各有2对毛片,呈梯形排列,且前面1对较小。臀板黄褐色,具2条深褐色纵带。
幼虫形态
蛹:体长18~24毫米,赤褐色,有光泽。腹部第5~7节背面前缘深褐色,各由小黑点组成1列黑纹。末端黑色,具臀棘1对,呈分叉状。
蛹形态
三、生活习性
(1)成虫:成虫夜间活动、交配产卵,卵产在5cm以下矮小杂草上,尤其在贴近地面的叶背或嫩茎上。成虫对黑光灯及糖醋酒等趋性较强。
(2)幼虫:幼虫共6龄,3龄前在地面、杂草或寄主幼嫩部位取食,为害不大;3龄后昼间潜伏在表土中,夜间出来为害,动作敏捷,性残暴,能自相残*。老熟幼虫有假死习性,受惊缩成环形。
(3)发育:在日均温约20℃,土壤最适含水量为15%~20%条件下,卵、幼虫、蛹的发育历期分别为5~6天、30~34天、18~22天。蛹发育历期12—18天,越冬蛹则长达150天。雌蛾寿命为15~17天,雄蛾寿命为8~12天。 (4)危害:刚孵化的幼虫常常群集在幼苗上的心叶或叶背上取,把叶片咬成小缺刻或网孔状。幼虫3龄后把蔬菜幼苗近地面的茎部咬断,还常将咬断的幼苗拖入洞中。
四、发生因素
(1)发生世代。因受温度的影响,年发生代数由北至南不等,黑龙江2代,北京3~4代,安徽、江苏5代,福州6代。
(2)越冬。在长江流域能以老熟幼虫、蛹及成虫越冬;在广东、广西、云南则全年繁殖为害,无越冬现象。
(4)环境因素。喜温暖及潮湿的条件,最适发育温区为13~25℃,在河流湖泊地区或低洼内涝、雨水充足及常年灌溉地区,尤在早春菜田及周缘杂草多,可提供产卵场所;蜜源植物多,可为成虫提供补充营养的情况下,将会形成较大的虫源,发生严重。
(5)土壤条件:土质疏松、团粒结构好、保水性强的壤土、粘壤土、沙壤土均适于小地老虎的发生。
五、防治方法
(1)诱*成虫:利用小地老虎对灯光的趋性,田间安装频振*虫灯或黑光灯诱捕*死成虫;也可田间放置装有糖醋诱*剂的盆或其他器皿,诱*小地老虎成虫。糖醋液配制方法:糖6份、醋3份、白酒1份、水10份、90%敌百虫晶体1份调匀,在成虫发生期设置。某些发酵变酸的食物,如甘薯、胡萝卜、烂水果等加入适量药剂,也可诱*成虫。
(2)播前药剂拌种:可选的拌种药剂很多,如可用48%毒死蜱乳油按种子量的0.3%~0.5%,加水稀释拌种。或18%氟虫腈毒死蜱微胶囊悬浮剂按种子量的1%,加水稀释拌种。可防治多种地下害虫,增加一些内吸*虫剂,可进行兼治。
(3)在菜苗定植前,选择地老虎喜食的灰菜、刺儿菜、若卖菜、小旋花、百稽、艾篙、青篙、白茅、鹅儿草等杂草堆放诱集地老虎幼虫,然后人工捕捉,或拌入药剂毒*。
(4)清洁田园:早春育苗和定植前,清除菜田及周围杂草,在清出杂草的时候,把田梗阳面土层铲掉3公分左右,防止地老虎成虫产卵。
(5)人工捕捉:清晨在被害苗株的周围,找到潜伏的幼虫,每天捉拿,坚持10-15天。
(6)毒饵诱*:播种后即在行间或株间进行撒施。毒饵配制方法:①豆饼(麦麸)毒饵:豆饼(麦麸)20-25公斤,压碎、过筛成粉状,炒香后均匀拌入40%辛硫磷乳油0.5公斤,农药可用清水稀释后喷入搅拌,以豆饼(麦麸)粉湿润为好,然后按每亩用量4-5公斤撒入幼苗周围。
(7)化学防治:地老虎1—3龄幼虫期抗药性差,且暴露在寄主植物或地面上,是药剂防治的适期。隔日清晨查看,如发现心叶受害或叶片有小孔,及时喷药。每亩使用2.5%高效氟氯氰菊酯水乳剂15~20克,或4%高氯甲维盐微乳剂40~45克/亩,加水45公斤顺垄喷雾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