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先谋后事者逸,先事后谋者失 。
译文:先谋划后做事的人成功,先做事后谋划的人失败。
2.与人共其乐者,人必忧其忧;与人同其安者,人必拯其危。
译文:与百姓共享快乐的国君,百姓必定能为国君分忧;与百姓共享安定的国君,百姓也一定能拯救国君的危难。
十七、《新唐书》
1.成立之难如升天,覆坠之易如燎毛。
译文:事业的创立,艰难得如同登天;要是败坏覆灭,却容易得如同燎毛。
2.在善用,不在众。
译文:对于人才,要善于运用,而不在于多。
3.不才者进,则有才之路塞。
译文:无才的人得到晋升和重用,那么有才之士就不会得到施展才能的机会。
十八、《旧五代史》
1.善操理者不能有全功,善处身者不能无过失。
译文:善于操纵理者不能有成功,善于处世的人不能没有过错。
2.天子,兵强马壮者当为之,宁有种耶。
译文:天生的天子难道生来就是做天子的吗,不过是因为兵强马壮(靠武力的强大)才使他成了天子罢了。
十九、《新五代史》
习见善则安于为善,习见恶则安于为恶。
译文:经常见到善行善举也就会受影响与人为善,反之亦然。
二十、《宋史》
1.人不率则不从,身不先则不信。
译文:自身不作表率,别人就不会服从;不以自身为先,别人就不能相信你。
2.世之治乱,在赏当其功,罚当其罪,既无不治。
译文:国家的治和乱,在于奖赏要和他的功劳相当,惩罚要和他的罪过相当,做到这一点,就没有治理不好的国家了。
3.感物之道莫过于诚。
译文:感动万物的方法没有什么比得过诚。
二十一、《辽史》
贤达哀乐,不在穷通祸福之间。
译文:英明豁达的人的喜怒哀乐,与穷困、通达、灾祸、幸福没有关联。
二十二、《金史》
1.疑人勿使,使人勿疑。
译文:怀疑人就不要使用他,使用人就不要怀疑他。
2.政令乖失。则人心不服,虽得之亦将失之。
译文:政令出现差错,那么人心就会不服,即使是得到了中原之地也将会失去它。
3.人之聪明,多失之浮炫。
译文:人的聪明,大多失于浮华炫耀。
4.教化之行,兴于学校。
译文:教化的实施,兴在学校。
二十三、《元史》
1.力无所用与无力同,勇无所施与不勇同,计不能行与无计同。
译文:努力没有用到实处就跟没有努力一样,有勇却没有施展就跟没有勇一样,有计却没有施行就跟没有计一样。
2.为国之道,在立法、任人二者而已。法不徒立,须人而行;人不滥用,惟贤是择。
译文:为国之道,在立法、用人二者上。法律不只是立,需要有人来做;人不滥用,惟才是选择。
3.天下未尝乏才,求则得之,舍则失之,理势然耳。
译文:天下从来没有缺乏人才,求则得之,放弃了就失去的,情势如此罢了。
4.天地之间,人寿几何?恶可无闻,同腐草木也!
译文:天地之间人能活多久呢?默默无闻,跟腐朽的草木一样!
5.待人以诚,人亦以诚待我。
译文:只要待人真诚,人也会以真诚相待。
二十四、《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