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第6课时:解决问题(三)
一、教学背景简述
本课是《混合运算》单元解决问题部分的第3课时,主要学习用先加后除和先减后除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学习重点是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通过画图等策略分析并理解题目中数学信息之间的关系。学生在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模型思想。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算式所表示的实际意义,从而巩固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意义。
学生在二年级上学期已经接触了需要两步计算解决的问题,能够从题目中准确地提炼信息。前几课时也学习了包含带小括号的混合运算,并能根据具体情境按照正确的运算顺序计算,这些学习经验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奠定了基础。
二、学习目标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借助画图等理解题意,分析数学信息之间的关系,并能正确列出分步算式或综合算式解决问题。
2.在具体情境中,尝试用多种方式分析情境中数学信息之间的关系,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学习活动中,积累了数学活动经验,感受混合运算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新课
同学们,在前面的学习过程中,大家都积累了很多解决问题的经验,今天我就继续利用这些经验解决新的问题。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创设情境
星期天妈妈买了一些花装饰房间。
2.仔细观察说一说你都知道了什么?
妈妈买来了9枝月季花、7枝百合花,把这些花插在2个花瓶里。问题是“平均每个花瓶里插多少枝?”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画图理解题意
左边的7个小三角表示妈妈买来的7枝百合花,右边的9个小圆圈表示妈妈买来的9枝百合花,把这些花平均分成2份,求每份是多少。
教师引导,与二年级上册的除法知识做勾连。
教师提问:你看懂这幅图的意思了吗?
引导学生交流,感受题目中没有直接给出要平均分多少枝花,这与二年级上册学习的内容有所不同,但都是用除法解决的问题。在学生交流中,完善“16”在这个问题中表示什么意思。
完善后的学生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