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杀伯仁比喻什么,我不杀伯仁的寓意

首页 > 体育 > 作者:YD1662024-02-01 14:17:23

"我不*伯仁,伯仁因我而死"是一句著名的谚语。

它常常被拿来形容事情并不是自己有意造成的,但最后的悲惨结果却又和自己脱不了干系的情况

我不*伯仁比喻什么,我不*伯仁的寓意(1)

那么,"我不*伯仁,伯仁因我而死"这个个典故来自哪里?

里面的我是谁?

里面的伯仁又是谁呢?

这个事件发生在晋朝,里面的"我"则是东晋著名的政治家——王导,其出身于大名鼎鼎的"琅琊王氏"辅佐琅琊王司马睿当了东晋的开国之君。

里面提到的"伯仁"。也是当时的一位名士,名叫周顗[yǐ]。

周顗也出身名门,他本人则"少有重名,神采秀彻",从祭酒做到了尚书左仆射。

我不*伯仁比喻什么,我不*伯仁的寓意(2)

公元322年,王导的堂兄,大将军王敦发动叛乱,消息传到东晋的都城建康,就有人建议皇上*掉建康城内王敦的家族成员。

王导害怕之下每天带着自己家族中当官的二十多人到宫廷前面跪着,祈求皇帝宽恕。

《世说新语》记载,周顗被皇帝召进宫中路时

丞相呼周侯曰:"百口委卿!"

周直过不应。

既入,苦相存救。

我不*伯仁比喻什么,我不*伯仁的寓意(3)

意思是:

王导赶紧叫道:"伯仁,我家这百十来口人仰仗你了。"希望对方能帮他求情。

但是周顗并没有理他

进入宫中,周顗却帮王导讲了一大堆的好话,劝诫皇帝不*王导。

周顗这人喜好喝酒,留在宫中喝酒喝到大醉才出来,王导看见了又喊他,想要问问情况,但周顗非但没有理他,反而跟旁边的人说

顗不与言,顾左右曰:"今年*诸贼奴,取金印如斗大系肘。

"今年要好好*反贼,争取做个大官"。周顗说完之后就扬长而去。

回到家里,周顗却赶忙写了奏折为王导求情,但这一切王导并不知道。

之后,通过种种努力,王导等人得以保存。

我不*伯仁比喻什么,我不*伯仁的寓意(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