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太学在现在哪里,东汉时期的太学是官学还是私学

首页 > 体育 > 作者:YD1662024-02-03 03:48:39

书院制度

唐代安史之乱后,国势转衰,官学废弛,一些名师大儒纷纷到环境清幽、风景优美的山林治学修身,许多读书人亦慕名前往,由此逐渐形成名师大儒聚徒讲学的风气,名家辈出的书院就形成了。

到了宋初,国家鼓励民间办学,因此私人书院得到了发展,后世闻名的四大书院都在这一时期脱颖而出。

后来,朝廷复兴官学,这些著名的书院有的没落,有的被官府收编了。

到了南宋,官学再度衰落,政治上的倾轧和科举制度的腐败,给书院的兴盛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其是朱熹等大儒的努力,更是助推了书院的快速发展。

公元1167年,朱熹来到岳麓书院讲学,和主持岳麓书院事务的张栻开展“会讲”,(即学术讨论活动)两个月。

消息传出后,天下学子有骑马的有乘车的,纷纷前来一睹大师风采,一时达到千人之盛,以至于把书院内外的池水都饮干了。

1178年朱熹到江西做官,他在樵夫指点下找到了已经残破的白鹿洞书院,顿时心痛不已。

在他的倡导奔走之下,白鹿洞书院于1180年修复。

为了扩大书院影响,朱熹亲自出任洞主,并广请名师前来讲学,他还请皇帝御笔题写了书院匾额,甚至他还亲自制定了《白鹿洞书院教规》,为了解决寒门学子的读书费用问题,他还置办了学田……

朱熹的努力还不止于此,嵩阳书院,也是当时有名的书院,朱熹也曾不辞劳苦,前去讲学。

如此这般,南宋的书院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据史料记载,南宋时期所建书院高达一百三十多所。

东汉太学在现在哪里,东汉时期的太学是官学还是私学(9)

白鹿洞书院

元朝初年,许多南宋知识分子以为异族统治者服务为耻,退隐江湖,建立书院讲学,因此元代私立的书院也很发达。

对明代书院的兴盛起引领作用的是王守仁、湛若水等理学大师。王守仁像朱熹一样,集朝廷重臣与著名学者于一身,先后在龙冈等各地书院讲学达20年之久。

清朝雍正以后,也曾大力发展书院,但清代的书院已属官学性质。

中国历代名人,有不少都是出自书院。比如,宋代的晏殊、范仲淹都出自应天书院,清代的曾国藩、左宗棠、魏源等都出自岳麓书院。

东汉太学在现在哪里,东汉时期的太学是官学还是私学(10)

私塾

我们都学过鲁迅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三味书屋,就是晚清时期绍兴府非常著名的私塾。

“三味”之名,据说源自阅读不同书籍的感受,读经书为一味,读史书为一味,读诸子百家为一味。

鲁迅先生12岁到17岁的青少年时光,都是在三味书屋度过的。

据鲁迅回忆,当塾师自己大声读书并沉浸到书中时,他们这些小顽童就开始在下面做各种小动作了。

鲁迅当年的塾师,是寿镜吾。这位老先生,自中秀才之后,就以授徒为生,坐馆教学长达60年之。

在当地老百姓眼中,寿镜吾是一个品德方正、博学多才、治学严谨的人,因此他在当年的绍兴府有很高的声望。

鲁迅离开三味书屋之后,逐渐走上学洋务的道路,后来又出国到日本留学,先是学医,后来从文,这都是我们所熟知的了。

东汉太学在现在哪里,东汉时期的太学是官学还是私学(11)

私塾,是私家学塾的简称,作为私人办学的私塾教育,在春秋末年就产生了。在杏坛讲学的孔子,被公认为是第一个有名的大塾师。

私塾,有在家庭开设的、也有在宗族中开设的,也有全村集资开设的。

比如《红楼梦》中,贾宝玉去上学,上的就是贾家自己开的私塾,聘请的塾师,就是和贾母同辈但属贾姓旁支的贾代儒。

贾家的私塾,除了荣宁二府的一众贾氏子弟外,还允许贾氏寒门子弟和亲戚子弟就读,于是才有了《红楼梦》第九回中秦钟、薛蟠等亲戚在贾家的家学里争风吃醋、胡作非为的事。

林黛玉在进贾府之前,也是上过私塾的,她的塾师就是《红楼梦》中的线索人物贾雨村。

这个贾雨村就是凭借林黛玉塾师的身份,拿到了林如海的推荐信,攀上了贾家这棵大树,一度在官场飞黄腾达。

陈忠实的长篇小说《白鹿原》中,白氏族长白嘉轩联合鹿家鹿子霖,向白、鹿两姓村民募捐了三分之二的钱款,他们二人又拿出了三分之一的钱款,然后翻修了村里的祠堂,办起了村塾,全村孩子都可以来上学。

事实上,在清代,官办的地方教育几乎没有,普通人要想让孩子学点文化,大部分只能送到私塾。

因此私塾里的学生年龄跨度很大,以小孩子为主的叫蒙馆,即启蒙的学塾。以成年人为主的叫经馆,以参加科举为目标。

在私塾里当教师的多是不第的秀才,许多文化名人也曾当过塾师,如明代散文家归有光,清代太平天国的领袖洪秀全、《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等,都有做私塾先生的经历。

绵延两千多年的私塾教育,作为官府教育系统的重要补充,满足了古代社会平民子弟的学习需求,对于中华民族文化的传递、人才的培养,曾经作出过重要贡献。

到了近代,随着国门的被动打开,国人不得不睁开眼睛看世界,私塾教育因为知识老化且覆盖面过窄,受到社会的质疑和否定,逐渐被新式学堂所取代。

综上所述,在我们国家几千年的教育发展史上,一直有官立私立两套教育体系,它们有时相辅相成,有时又此消彼长,都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贡献了力量。

在封建社会里,官学也好,私塾、书院也罢,只要能让学生走上仕途,为国为民施展抱负,就是胜利。

在当代社会,国办也好,民办也罢,只要能让学生考上双一流大学,就是家长认可的好学校。

当然,不论公办还是民办,都需要德才兼备的名师引领,才是正途。

-END-

作者:柳岸花茗

编辑:桢桢

参考资料

知乎:《稷下学宫:世界上的第一所高等院校》

《中国历史上的书院制度》

百度百科:国子监

私塾

书院制度

稷下学宫


往期精彩文章推荐:

上一页123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