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落时分的物理楼与科学楼。 摄影/一湖秋色
全天13节课程表,却要几乎全靠自己填充,到底是选讨论什么是伪科学的《似是而非》,还是去听一座难求的《哲学导论》,亦或是藏着“中国市长论坛”的思修概论……这在一开始总会让人陷入迷茫。
火到校外的“复旦蹭课地图”和《选课学导论》在时常变化的课程中也只能作为参考,但完美的计划敌不过“人品不足”和“手速不够”,抢课时服务器总会像演唱会开票般被挤爆。于是复旦人写选课申请,也成了一场悲情文学创作大赛。而这些选课时的紧张刺激,很快也会淹没在只有半小时的吃饭间隙的忙碌里。
经济学院,复星楼
▲ 经济学院复星楼。图/图虫·创意
虽然位处学术资源丰盈的“象牙塔”,但复旦人的生活里也少不了用学术理念去“碰撞”现实。近年来带着“复旦”标签上了热搜的大事小事不少,但有着全国前三甲新闻系的复旦却不太在乎如何迅速平息这些喧嚣。秉持悠久辩论传统的复旦人甚至会积极参与这些争议的讨论——就仿佛他们讨论应该怎么改造公共浴室那样自然。
什么是“心无羁绊”的大学生活?
都说大学生活,最令人念念不忘的是食堂,但不同于隔壁“吃在同济”的引以为傲,复旦人提到自家食堂总是有些一言难尽,张江校区的食堂,一度还挂着“交大餐饮”的牌子。
不过复旦发扬了自己热爱开放交流的精神,邀请隔壁上海财经大学甚至远在四川大学的厨师前来一展身手,每次交流窗口前都排起长龙、迅速抢购一空。
▲复旦校徽。图/图虫·创意
即便如此,许多复旦人周末带外校的朋友参观完“杨浦区人民公园”,穿过光华楼前的“妖风”带,都会忽略掉近在咫尺的旦苑餐厅,转身走出东门。复旦人校园卡上的余额可能常年只有两位数,也经常开玩笑说周边街道的店铺更迭都是“复旦内务”。
校园不以围墙为限,大门也不设宵禁,这使得复旦人的活动范围大为扩展,获得了“玩在复旦”的名声。每个在校园周边“Hi-story”或者“抹云”自习过的复旦人心中,可能都有过在学校附近开一间小店的“白日梦”。得益于自主的学习时间,复旦人可以安排出更多的“闲暇”去发展那些看似“无用”的爱好,打开更多“有趣”的技能点。
受到浓郁人文环境感染的复旦人们,往往会想象自己有一点“文艺细菌”,他们志同道合,于是就有了百年的剧社,有了诗社和“复旦诗派”,有了连续举办三十届的VOODOO摇滚音乐节……长此以往而积累下来的各种社团和活动,便成了复旦文艺传统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