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只是顺带提了一下三皇五帝的合称,但这足以证明,关于三皇五帝的记载自古有之,但是这本书并没有指出三皇的名字和相关资料。
其实关于三皇究竟是谁的争端一直存在,出现这种争端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古代文献记载上出现的差异。
《尚书大传》中曾说道:“遂人以火纪,伏羲以人事纪,神农悉地力”,另根据《史记·秦始皇》的文献内容来看:“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
也就是说,司马迁的观点和《尚书大传》中的一致,都认为三皇就是天皇燧人、人皇(泰皇)伏羲、地皇神农。
但是儒家观点却和司马迁不一致,儒家典籍《易传》中表示,三皇就是指“天地人”三才,有天道、人道、地道,才能“兼三才而两之”。
而与儒家针锋相对的则是纬书中的观点,司马贞在《补三皇本经》中说,天皇有兄弟十二人,地皇有兄弟十一人,人皇最少,只有九人。
这些人分管天下,指挥天下万物不停歇地运转。
但不论如何分,三皇一定是指对华夏文明做出贡献的人,比如结绳为网的伏羲、补天的女娲、尝百草的神农、以及取火的燧人、祝融等。
这些人都在华夏文明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但是根据后来的发现来看,有专家也提出了不一样的观点,他们表示三皇或许指的不是个人,而是某个氏族或者部落的名字。
但是不论三皇究竟是指具体的人还是一个氏族,都可以看作是那个时代的氏族的代表,据说这个时代始自盘古开荒,从太古蒙昧时期一直发展到石器时代。
那个时代的人们开始学会了用火、或者是渔网、木棍等工作搭建自己的住所,或者捕猎采集食物,是人类逐渐变得成熟的时代。
他们以石质工具当做狩猎的武器,男女之间没有规定的嫁娶风俗,没有婚姻规定,根据《吕氏春秋·恃君览》中所写:“其民聚生群处,知母不知父”,没有兄弟姐妹、夫妻之间的分别,也没有上下长幼之间的差距,过着较为原始的狩猎采集生活。
而相对于三皇的争端,五帝之间的争论比较少,古籍上关于五帝的描写比较一致,一般认为五帝的代表人物就是黄帝,而其他四帝则是皇帝的儿子或者后裔。
这点在司马迁的《五帝本纪》中也有所记载,而尧则是黄帝玄孙帝喾的儿子,五帝上接三皇,下启三代,处于新石器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