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原文逐句翻译,曹刿论战原文及逐句翻译

首页 > 文化 > 作者:YD1662023-04-27 23:43:31

不合时宜的真理

曹刿和鲁庄公在做战后总结。平心而论,曹刿的“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理论确实是非常正确的,这是对人类行为规律的一种总结和归纳,对后世影响非常之大。不管是在战争中,还是我们所有人的生活中,都有着非常强的指导意义。

但问题是不合时宜。曹刿用这种方式打开了潘多拉魔盒。从此诸侯之间的战争不在讲究礼仪,变成了打赢是不够的,打死是必须的,再也没有“可爱”而言了。双方尔虞我诈,各出奇招。军事基础思想从此也变成了“兵者,诡道也。”而继续坚守礼仪的诸侯们,也变成了“不识时务”的蠢猪。

我们很难评判曹刿是对是错,因为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发展的趋势不可避免,没有曹刿,也有吕刿、姬刿……。但从后续事情的发展来看,曹刿并没有因制度创新而给国家带来好处,反而让鲁国越来越被动。

曹刿论战原文逐句翻译,曹刿论战原文及逐句翻译(17)

后续

长勺之战结束后,鲁庄公就忘了要“让社会充满公平正义”这个事了。

但是他觉得曹刿是个人才,就任命曹刿为军事主将。接下来的几年,齐国对鲁国发动了三次战争,因为知道曹刿是个不守信义的人,齐国在吃过亏的前提下,已经与时俱进,也开始玩战术了!曹刿作为军事主帅,在对等的规则下,三次败北。《史记》中记载:

曹沫为鲁将,与齐战,三败北。鲁庄公惧,乃献遂邑之地以和。犹复以为将。

这三次败北,鲁国损失了大片的土地,国力日渐衰减。

曹刿论战原文逐句翻译,曹刿论战原文及逐句翻译(18)

接着,曹刿在齐鲁会盟之时,又一次刷新了下线,他用匕首劫持了齐桓公威胁他把鲁国的土地都归还回来!

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而盟。桓公与庄公既盟於坛上,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桓公左右莫敢动,而问曰:“子将何欲?”曹沫曰:“齐强鲁弱,而大国侵鲁亦甚矣。今鲁城坏即压齐境,君其图之。”桓公乃许尽归鲁之侵地。

这件事情影响也非常之大,鲁国的国际地位降到了冰点,从此,没有诸侯再敢跟鲁国结盟了。虽然齐国把鲁国的土地还了回去,但实际上鲁国已经成了齐国的小跟班,没有齐国的庇护,鲁国再难立于诸侯之间,再无崛起的希望了。

这就是典型的,谋小利而损大德吧。


以上。如有不正之处,欢迎批评指正。

本文同步发布于公众号:文茵史集

关注我,一个为女儿寻找历史教材的不靠谱父亲。

读书使人明智,这本《古文观止》中的所有文章都值得花时间去思考,建议大家让孩子们读一读。

,
上一页12345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