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而言之,社祭乃是中国庙会产生的主源。
中国庙会是从古代严肃的宗庙祭祀和社祭及民间的信仰中孕育诞生。汉、唐、宋时期,加入佛、道教的宗教信仰和娱乐形式,尤其经过明清的进一步完善发展,突出商贸功能,从而成为人们经济生活、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早期庙会的形态
1、祭神仪式
庙会风俗与佛教寺院以及道教庙观的宗教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往往需要举行祭神仪式。例如“行像”活动。“行像”是把神佛塑像装上彩车,在城乡巡行的一种宗教仪式,所以又称“行城”、“巡城”等。
出行时的队伍中以避邪的狮子为前导,宝盖幡幢等随后,音乐百戏,诸般杂耍,热闹非凡。唐宋以后庙会的迎神、出巡大都是这一时期行像活动的沿袭和发展。并渐次推广到四川、湖广、西夏各地。元、明以后,行像之风才衰落,很少见于记载。
2、祈子活动
庙会一开,八方来拜,敬神上香,祈愿还家。这是围绕“庙”和“会”祭之神而展开的活动,是传统庙会的主题。其中带有巫术意味的祈子活动,最典型地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这是由中国农业社会的性质决定的。
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人们的生存环境基本上没有发生改变,子孙后代的繁衍成为千百年来的头等大事。所以,祈子这种远古的巫术形式,便会附着于各种集会形式展现出来。这方面比较典型的庙会有河南淮阳的人祖庙会、天津的妈祖(天后宫)庙会、山西平遥的双林寺庙会、北京的妙峰山和白云观庙会等。
三、现代庙会的主要内容
1、赶庙会
庙会的主体活动大致有三项:一是庙里的和尚、道士做“法事”、“道场”,即举行祭祀神佛的仪式,有的地方还扎成真人般的大小的神像托偶,举行游行式的祭典;二是善男信女们进香朝拜、许愿求福;三是借此机会进行的文艺和商贸活动。四面八方赶来的信徒加上逛庙会看热闹的人们,便构成了庙会人山人海的热闹场面。一般都有数以万计的人参加,在方圆几百里内远近闻名。
赶庙会大多是亲朋好友、左邻右舍的人成帮结伙地前往。乡下的农民也大多放下手中的农活去赶庙会,四乡八镇聚集来的人,要吃、要住、要买东西、要看热闹,就为庙会提供了广阔的商机。逢有较大规模的庙会,经营各种饮食小吃的、卖鞋帽布匹的、抽签算卦的、卖丸散膏丹的、打把式卖艺的、卖日用杂货的、唱大鼓拉洋片的、卖民间工艺品的等等各类生意人、手艺人、江湖人都从四面八方赶来,使庙会成为民间经济文化活动的大舞台。
2、演戏
演戏三天四夜,每过十年为大年,有十几个演戏班子同时演戏这叫斗台戏,各班子拿出最好“行头”、“剧本”,各自都想斗几他方者,而名声大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