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干地支”,是中国古来绵延弥久的“纪年法”,在现今的农历中仍然在用。
“天干地支”的“发明人”是谁?
有代表性的可以讲到三种观点——
第一种,郭沫若《释支干》一文中认为,“十二支”是古人观测天象过程中总结出的认知。
第二种,已故中科院北京天文台研究员郑文光《中国天文学源流》一书的观点,认为“十二支”起源于夏朝,夏族的族星是“参宿”,“子”是“参宿”星象的象形,其余十一支皆为“星宿”星象的象形。
第三种,是当代古天文学学者的观点,总体上与郭沫若所云接近,但弥补了前二人只解释了“十二支”而对“十天干”语焉不详的缺憾。
第三种观点认为,“天干地支”的起源可能要久远的多,其产生于先民观象授时的长期实践过程中,受当时的认知水平所限,使起初的“天干地支”与带有猜测色彩的神话紧密结合在了一起。
可以确定的是,“天干地支”的“发明权”,不属于哪一个具体的人,也不限于一时,而是远古上古先民在长时期的观象授时实践过程中“集体智慧”的产物。
“十天干”的源头,无疑与上古甚至远古先民对太阳的长期观测有关。其与神话的结合,可以追溯到“天有十日”传说。
《山海经·大荒南经》:“东南海之外,甘山之间,有羲和之国。有女子名曰羲和,方浴日于甘渊。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
湖南长沙子弹库出土的战国楚帛书,所记载几乎完全相同。
《山海经·海内东经》:“黑齿国,下有汤谷。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
《山海经·大荒东经》:“有谷曰温源谷。汤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载于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