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楚帛书)
上述记述的源头,一定要比《山海经》最初的西周原本早得很多。
“帝俊”,上古时代被认为是天之最高神“太一”,兼具阴阳。“羲和”,在其他传说中分别为伏羲与女娲。
这些传说,记载了远古和上古先民关于主掌阴阳的天神(或其妻)生下了“十日”这种普遍认知。
三星堆遗址,出土了3000多年前的“神树”,尚存“九枝”(另有折断痕迹,原本当为十枝),各落有太阳,这为上述传说提供了考古实证。
古人们,每天看到太阳东升西落,对此很不理解,于是想象“天有十日”轮流“值班”。
之所以是“十日”,大约与人有十指而产生的“十进位制”有关。
《左传·昭公五年》:“明夷,日也。日之数十,故有十时,亦当十位。”是也。
距今7000-5000年的仰韶彩陶上,已经有了“金乌”负“十日”的图案。古人认为,日行于天不是靠自己独立飞行,而是负于善于飞翔的“金乌”这种鸟背上的。
(仰韶遗址和良渚遗址出土器物上的金乌负日)
殷商卜辞中,有“旬”字,表示“十日”一个循环往复。甲骨文的“旬”之字形,即“日”循环一周天之义。
殷人崇拜天神和祖先,认为先祖死后皆升天为神,所以,先王庙号均以“天干”命名之。
“十二地支”的源头,亦与先民对月亮的长期观测有关。其与神话的结合,可以追溯到古代先民的“十二月”传说。
《山海经·大荒西经》:“大荒之中,有女子方浴月。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
这里的“帝俊”之妻叫“常羲”,实际讲的,还是伏羲女娲分管阴阳。
“十二月”的观念,源于古人发现太阳四季回归之一年中,月亮“圆缺”十二次。“圆缺”,古人又称“生灭”。
《天问》:“夜光何德,死则又育?”
“死则又育”,是说每个月的月亮,都不是上个月的那个,而是“新月”。
“天干”,记录太阳的运行,为阳,是“主干”;“地支”,记录月亮的运行,为阴,是“枝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