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里,二师兄猪八戒无疑是主角之一,他时而偷懒、时而机智,基本上是整个取经团队中出力最少、收获却最大的人。
不过,在二师兄刚加入取经团队的时候,唐僧除了给他起法号“悟能”之外,还给他起了个别号“八戒”,并且,自始至终,大家伙儿熟悉的都是“八戒”,而法号“悟能”却被淡化了。
那么,这“八戒”到底是哪八条戒律呢?
呆子,哪里去
事实上,所谓“八戒”并不是佛教徒需要恪守的八条戒律,而是民俗信仰中的八种饮食禁忌。
“八戒”的别号,出自《西游记》第十九回“云栈洞悟空收八戒,浮屠山玄奘受心经”,原文是这样说的:
悟能道:“师父,我受了菩萨戒行,断了五荤三厌,在我丈人家持斋把素,更不曾动荤;今日见了师父,我开了斋罢。”三藏道:“不可!不可!你既是不吃五荤三厌,我再与你起个别名,唤为八戒。”
看到了吧?所谓“八戒”,其实是“五荤”加“三厌”,统共八样东西都不能吃(戒),合在一起,就叫“八戒”。
本土化的五荤(辛)
那么,这五荤三厌到底是什么东西呢?
先来看五荤:
大蒜
小蒜
兴渠
慈蒜
茖葱
其中,兴渠是古印度特有的食物,在汉地有把芸薹当作兴渠的,其实是误解。
再来看三厌:
大雁
狗肉
乌龟
所有这八种东西,今后都与二师兄宽大的食肠无缘了。
二师兄,你瘦了
那么,为什么二师兄不能再吃五荤三厌呢?
先看五荤。五荤者,都不是肉,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点:带有强烈的刺激性。说得再俗一点,都有“壮阳”的作用。所以,一旦食用,就会激发荷尔蒙的分泌,使人欲火旺盛,无法专一修行。
再看三厌。传统的说法中,大雁有夫妇之情(“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写的就是一对大雁夫妇殉情之事),狗有护主之义(所谓“打狗看主人”)。而道教说乌龟有君臣忠敬之心——当然这说法是靠不住的,更可能的是,道教讲长生,乌龟是长寿的象征,故此不食乌龟肉。
所以,二师兄一人要守“八戒”,相当于把佛教的、道教的禁忌都占了,佛教、道教规定不能吃的东西,二师兄全部都不能吃了。
雁有夫妻之情
不过,说来也怪,“五荤”是佛教所禁忌的,“三厌”却是道教所禁忌的,《西游记》里二师兄明明是跟着佛教这边混的,为什么还要去遵守道教的规定,不食用“三厌”呢?
说起这点,就要提一个概念:三教合流。
在唐宋以前,儒释道三家虽然也有相互借鉴,但基本上是自己玩自己的,不存在哥仨好的局面。但是,宋代以后,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三教合流是大势所趋,三教合流了,社会才能稳定发展。
于是乎,一代一代的文人学者,为了“三教合流”的目标而努力。其中最典型的代表人物就是朱熹——朱熹老先生,虽然历朝历代没少被黑,但人家对于三教合流的贡献,是无与伦比的,他所创立的“理学”思想体系,就是三教合流的典范。
在民间,从上层文人学者那里取用一部分自己能用的东西,也逐步完成了三教合流的过程。
八戒,休得胡言
吴承恩的《西游记》,虽然是佛教为主线的小说,但其中包含了儒释道三家的经典内容,比如一个“八戒”的名号,就是佛家与道家合而为一的产物。
只不过,吴承恩这么玩儿,真的是苦了二师兄,人家招谁惹谁了,不仅要守佛教的戒律,连道教的戒律也要一起守了,真是罪过啊!
吴承恩:让你八戒就得八戒
原创不易,请多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