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前叉的正负气室可以独立调节,调整这种避震器的一个常见错误是将负压室充过多的气。大多数前叉,例如RockShox和Fox,在正负气室之间会有一条通道自动调节,维持理想的正负气室平衡。负气室的作用是对抗正气室的压力,没有负气室的话,前叉压缩时会打底,前叉就不能完美运作。
负室的任务是使避震器在开始时变得更软更顺滑。负气室的压力越大,避震在小颠簸上的柔韧性就越大,但负气室的压力不应超过正气室。如果负压室内的压力过高,避震器就会少掉一部分行程,车头就会降低,这不是我们想要的。
不要在内管或者密封圈之间塞任何东西
之前有人建议为了避震更好地运行,用尖锐物品撬开防尘密封圈,向里面倒一点油,能让前叉更润滑。这招可能对于老式的密封圈有用,但是对于现在的避震器来说,已经没必要了。
现代的密封圈,材质非常柔软,而且上方有细槽,撬开的话容易损坏。如果你要加润滑油,在密封圈上滴一些就可以了,不用去撬开。
要经常给内管或者密封圈润滑
给避震外部进行表面润滑很重要,每次洗完车,记得仔细清洁内管表面,再给内管和密封圈上点润滑油,但是不要上太多,记得把多余的擦掉,避免顺着前叉流下去导致碟片沾到油。
为什么要给避震内管上油,首先是油可以在防尘圈表层形成一层薄膜,保护防尘圈,油膜吸附残留在内管的灰尘,你可以更容易擦除。还有就是保持内管润滑。
拧开打气筒气嘴时,避震器是不会漏气的
许多人认为,给避震器打完气,拧开高压气筒的瞬间,避震器的气压会漏掉一点,所以都会比理想值打进更多的气压。当然这是不对的,如果你的打气筒是正常的,那么当你拧开气嘴时,避震会在漏气之前就把气阀关上了。我们在拧开气嘴时听到的“嘶嘶”声,是来自气筒软管里残留空气的声音,不是从避震器里面跑出来的。
相反,当刚开始要打气,打气筒气嘴接上避震器的时候,避震器会有一部分气跑到气筒上,这样气压表才有读数。空气损失取决于气室的大小。体积较大/压力较低的空气避震(例如DH前叉)将损失较少的空气,而体积较小/压力较高的空气弹簧(例如XC自行车上的后减震器)将损失更多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