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义乌永久禁售槟榔引发热议,那既然要禁为何不全国统一禁售呢?槟榔又究竟因为哪些危害被禁售的?
从今年九月开始,义乌的食品监管部门要求区域内的商家下架所有的槟榔产品,并且永久禁止销售槟榔,这被视为国内打响禁售槟榔的第一枪。
因为槟榔作为食物的危害性较大,早在2020年国家的新版《食品生产许可分类目录》中,就取消了食用槟榔的类目,这意味着槟榔的生产销售其实属于模糊地带,槟榔的生产厂家多数依照之前的惯例生产,商家也照常销售。
而此次义乌的行动也引起了四川等地的响应,虽然是依法禁售,但是在全国范围内直接禁售槟榔的行动并没有大范围展开。其实槟榔本身作为植物并没有危害,原产于马来西亚的槟榔树,在中国主要分布在东南地区,这也造成了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居民一直有咀嚼槟榔果的传统,还有湖南等中南部地区也是咀嚼槟榔果的重灾区,像台湾省还有所谓的槟榔西施。
但其实槟榔果的纤维非常粗如同木质,东南地区新鲜的槟榔果咀嚼起来水分含量都较低,像湖南等地加工后零售的槟榔果,吃起来更是如同嚼木头。但是这么难吃的东西销售额还在不断增长,这其实是因为槟榔果内部含有一种叫槟榔碱的物质。这种物质能够产生致幻作用和具有成瘾性,所以初次尝试嚼槟榔的人会有头晕目眩的感觉,在很多国家甚至会被列入毒品的范畴。
但是槟榔的成瘾性还不是最大的危害,容易上瘾就会促使人不断地咀嚼,而长期咀嚼硬质的槟榔果不仅会让牙齿变黑嘴巴变形,更严重的是诱发口腔癌。因为槟榔的粗纤维在咀嚼过程中不断摩擦口腔粘膜,使得口腔粘膜受到损伤,而不断地损伤会造成口腔内细胞的增生,口腔肌肉变硬失去弹性,最终演变成为口腔癌。
据统计嚼槟榔患口腔癌的几率比普通人高出了8.4-9.9倍,那么既然危害这么大,为何不直接在全国禁止,至少可以使更多的人避免这样的风险,但是愿望是美好的,现实却并不能一刀切。
槟榔既能成瘾又会诱发癌症,那作为“软性毒品”,为何不全国一刀切直接禁售呢?
虽然咀嚼槟榔危害巨大,但是一旦成瘾比吸烟和酗酒更难戒除,而且槟榔果常被加工成小小的一袋,以休闲食品的面目售卖,很容易让人放松警惕轻视其危害。加上之前部分商家在加工槟榔的过程中甚至加入其他中药材后,大肆宣传成具有保健效果的食品,更让槟榔的销售食用大行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