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再大胆点想,靠着丰富的振动方式,一致的振动体验,以后仅靠振动,让视障用户读取整个屏幕里的信息,也不是不可能。
已经在研究如何用振动表达盲文了 ▼
当然这一切的开始,都需要一个领头人。
如果让爱心团队、社会机构来做这一个领头人,这难度难有点大。
因为光是这一套标准和技术,专业的 MTGPA 团队就前后准备了 2 年时间。从行业调研到确定技术标准,再去落实标准,开发编辑器,每一步都需要大量精力。
既然从 0 开始很难,那为何不让已有这项技术的团队,把技术适配过来呢?
实际上,不光是无障碍这块,这种 “ 物尽其用 ” 的例子,这些年正逐渐变多。
在社会上很多领域,你都能看到游戏技术在大显身手。
像《 云游长城 》小程序,它能实现超 10 亿面片的写实数字场景,就借助了游戏的拍摄建模技术。
以往想复刻现实,需要美术一笔一划去做。比如复刻一个青铜器,反射率多少、光泽度多少,得靠美术去感受,调整。
别的不说,就复刻长城这工作量,你让一百个美术从山顶洞人开始干,都干不完。
这不就是游戏技术促进数字文保了么。
还有 CATCH 猎人星座计划。
传统卫星天文观测很依赖人工控制,但因为盲区、地面和卫星的物理距离等因素,当有天文现象发生时,等到我们去控制观测,已经耽误了好几分钟。
要知道一些天文现象持续时间很短,像伽马射线暴一般只有 0.01 秒到 1000 秒,人家可不等你。
不过,现在靠着游戏 AI 技术,让卫星自动捕捉,互相配合监测,速度快还不容易有死角,抓拍刚刚的。
这不就是游戏技术助力科学探索了么。
说实在的,把完善、成熟的游戏技术利用到无障碍领域或者社会其他行业,这种事情确实值得提倡。
毕竟在查资料之前,我们这些科技媒体的编辑也不知道:
助力无障碍的振动反馈技术,促进数字文保的建模技术、辅助观测天文现象的 AI 技术,居然都来自于游戏。。。
如果,我们能让更多人关注到,游戏技术原来有更多脱离游戏之外的使用场景,那么以后,游戏科技助力社会的例子自然会越来越多。
这怎么看,都是一件好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