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动攻击型人格障碍怎么解决,被动攻击型人格怎么治愈

首页 > 游戏 > 作者:YD1662023-11-18 20:59:39

如果你家有个很听话的孩子,

有没有这样一些时候,你发出的指令,他会想也不想就就回答

“哦~、是~、好~、对~......”

可是不一会儿,你就会发现,你发出的指令却迟迟没有行动?

于是你拿起*手锏,倒数三个数“1、2、3......”

孩子这才乖乖就范。

哈哈,这幕是不是有点熟悉~


电视剧《大明风华》中张艺兴扮演的是朱祁镇在母亲孙若薇的严厉管教下,见到母亲低眉顺目,当母亲训诫时也是微笑应付,“哦~、是~、好~、对~......”可一旦离开母亲的视线就肆无忌惮,最后宠信宦官,这导致宦官专权,也导致皇权被削弱,落个被俘虏软禁的命运。

被动攻击型人格障碍怎么解决,被动攻击型人格怎么治愈(1)

被动攻击型人格障碍怎么解决,被动攻击型人格怎么治愈(2)


孩子因为太小,不能脱离成人的庇护,因此选择扮乖巧来博得家长的喜欢,时间长了,就养成了讨好他人的性格,在人前不敢真正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有时候明明是自己不喜欢做的事,但出于担心害怕父母因此而不爱自己,采取委曲求全的方式。

不想写作业,却在写作业时拖延;

不想背单词,只有5个单词,一个小时就是背不下来,甚至要先哭半小时;

不想洗碗,就很可能在洗碗的时候把碗摔碎;

再严重点就可能上课打瞌睡,作业完成质量差等。

以上这些和顽劣的孩子相比,他的最大特点就是听话,说什么都频频点头,

练就了一身,“温和而坚定”的不能完成任务本领。

与其说孩子是故意的,不如说孩子在成长中习得了一种“被动攻击”的自我保护方式。

如果您的孩子也出现这样的情况,那么家长需要警惕,如果孩子形成了这样的相处方式,长期以往对孩子自信心的建立,以及未来人际关系以及和他人相处方式都会造成影响,严重的会形成“被动攻击型人格障碍”。


那么要怎么调整或修复呢?

1、尊重孩子,和孩子协商讨论,达成共识。

给孩子一些由他们可以自己决定的空间,权威型家长尤其要注意和孩子的沟通方式,减少强制命令。

例如:和孩子一起制定时间计划表时,一起讨论出双方都能接受的时长和顺序。有的孩子希望回家先玩一会儿而不是先写作业,家长可以尊重孩子的选择,只是在时长上要有限制,和孩子讨论出大家都能遵守的时长。

2、关注孩子情绪,在孩子有情绪的时候,先解决情绪再处理问题。

如果孩子觉得背单词很困难,不想背,耍赖。那么需要家长耐心共情孩子的感受,多数孩子对没有完成作业的后果是担心的,因此这时候降低难度和数量(必要时和老师说明情况,达成共识)鼓励孩子体验成功的喜悦是最关键的,这里需要家长耐心陪伴,切忌打压责备。

3、训练和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感受。

多和孩子交流感受,应用感受的词汇。和孩子一起阅读绘本,利用绘本里情绪词汇来和孩子进行讨论。每天回家问问孩子的情绪感受,如果孩子有负面情绪,也要充分和孩子沟通,甚至帮孩子说出他的感受。人无完人,情绪本来没有好坏对错,接纳情绪是心理健康的第一步。

我的好多同龄人小时候,自己受委屈和批评的时候,父母是不让哭的,只能闭上嘴默默流泪,这样孩子不能面对自己真实感受,隐忍带来的自我内部攻击对身心健康也是不利的。

瞬息万变的时代,“乖”孩子,已经不能适应时代需要。

而培养自信而有独立健康人格的孩子,才能顺应时代变化,才是家庭教育的初心。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