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尔斯·狄更斯是英国文学巨匠,他的《远大前程》也是英国文学史上批判现实主义小说的代表作之一,作品借助皮普从孩童时代到成年之后在海外生活经历的诸多遭遇,深刻反思19世纪英国社会的现实与体制,因其具有鲜明的批判主义色彩,也引发了读者关于资本体制的深刻反思。
这部作品是狄更斯晚期作品,他把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伦理道德都凝聚在这部作品之中,也把自己丰富的阅历融入到小说的创作之中,因此作品也含有了自传的色彩,并因其成熟的思想而得到读者的普遍赞扬。
1997年,墨西哥三杰之一的阿方索·卡隆导演将其改编成了电影,在十余个《远大前程》改编影视作品中属于上乘之作,尽管卡隆认为在他拍摄的所有作品中这部作品算是“失败之作”,但我认为不可能每部作品都按照奥斯卡评审要求去卡,他所谓的“失败”更大程度上是与原著作品相比较而言的,如果去掉改编元素,我认为还是很成功的作品。
今天,我就从叙述方式、人物形象、情感转换和主题升华来谈谈这部作品相较于小说的差异之处,方便读者更全面的理解这部电影所表现出来的外在形式和精神实质。
01、创作背景设置移植到现代,淡化了英国工业革命的社会矛盾,以皮普的成长线贯穿故事始终,将第一人称视角转换为第三人称视角,收敛了小说中的批判性。1860年,狄更斯创作了《远大前程》,故事的发生背景正是英国进行的工业革命,由于工业化进程的加剧,催化了一批新贵富翁的诞生,社会体制和阶级等级也在发生着剧烈变化。然而卡隆的电影拍摄于1998年,由于无法再现当时的英国历史风貌,他通过转换创作背景的方式来重塑了皮普的人生进阶故事,这是与时俱进的体现,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小说中的呈现方式。
在小说中,社会矛盾被进化,狄更斯将童年时期的颠沛流离完全融进了小说情节,对皮普来说,他经历着底层人民生活的艰辛,又通过继承实现了上层社会阶层的跨越,这些都使皮普的眼界视野发生了巨大的提升,狄更斯一度认为“善良的人不会一直被伤害,卑鄙的人终究会受到惩罚”,这就是小说中确立的惩恶扬善叙述结构。
电影中因为淡化了时代背景,因此里面关于勇敢、忠诚、正直等主题发生了改变,皮普的经历也随之变化,由原来的铁匠变为了画家,而他的人生成长之路成为电影的脉络主线,所有故事情节以他的经历发展推进,弱化了关于道德、准则的原有主题。
小说中采用的第一人称叙述视角也改变成了第三人称视角,弱化了对主人公内心的挖掘,而辅之以客观真实的经历描述,这些都让影片保留了充分的悬疑性和可看性,但是与小说中对于社会制度的批评精神却相差较远。
卡隆想要突出人性中美的一面,而背弃了原作精神,这让小说中原有人物中阴暗的一面得到了抑制,而成为了歌颂人性光辉和浪漫爱情的现代影片,与原作相比,加入了很多现代色彩的呈现方式,放弃了小说中处处张扬,带有浓烈批判味道的主题渲染。
在效果上来说,改编后的作品更受到年轻群体的喜爱,尤其是男主伊桑·霍克的忧郁气质和女主“小辣椒”格温妮斯·帕特洛的柔情似水,让郎才女貌的感人故事更具有戏剧性和可看性,这是以牺牲时代特色为前提条件的一种妥协方式。
02、强化了艾斯黛拉与皮普的感情线,重点刻画了复杂多变、心思难猜的艾斯黛拉形象以及忠厚老实,为爱痴狂的皮普形象,淡化了乔、贾格思、哈维西姆等角色形象。皮普是小说中的关键人物,围绕着皮普的个人经历,我们看到了个人随着社会进步发生的阶层迁移,所有围绕皮普展开的人物都有其特定的使命,这反映出狄更斯在宏观大背景下展开的个人命运反思,在小说中有抚养皮普长大的乔,提供帮助的贾格思以及哈维西姆等人,这些人都是皮普的重要见证人,帮助皮普度过了生命中最为重要的时刻。
可是卡隆的目的并不是批判,整部电影洋溢着浓郁的青春气息,皮普在萨提斯庄园遇到了艾斯黛拉并一见钟情,郝薇香的身份变得扑朔迷离,在这样一座近乎荒废的古宅里面,他们自由的玩耍,连个佣人都没有,可以看出,导演刻意为艾斯黛拉的身份披上一层神秘的面纱,以此来引发观众的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