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应急救护意识与救助能力调查报告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廉思课题组
编者按:
9月12日是第21个“世界急救日”。近年来,频繁发生的“心源性猝死”使得如何提升急救意识和技能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数据显示,心源性猝死是大学生群体中除车祸、溺水等意外事故外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提高急救能力是当前高校大学生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青少年身体健康问题,**多次对青少年身体健康状况作出重要指示。作为知识传播的“关键少数”和前沿科技成果使用的“先行群体”,在大学生群体中率先开展急救知识的普及和急救设备的使用,不仅可以有效降低高校学生心源性猝死的概率,还能带动其他社会群体积极关注院外急救事业,提升整个国民的公众急救意识与能力。鉴此,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廉思课题组,在国际知名心律失常专家、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姚焰教授的指导下,开展了“大
学生急救认知及应急设备使用状况调查”,在全国范围内收集了2880份在读大学生样本,形成了中国首份大学生对心源性猝死的了解状况以及对自动体外除颤器(简称AED)设备使用状况的调查报告,全面系统地梳理了大学生急救能力认知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对推进大学生急救工作提供了对策建议。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期间,从援鄂护士张静静到战疫英雄于铁夫突发呼吸心脏骤停离世,让“心源性猝死”这一话题备受瞩目。心源性猝死,一直以来是人们生活中潜藏的隐形*手,心脏骤停的最佳抢救时间短,一般称为“黄金4分钟”,如果能在1分钟内完成除颤,存活率可达90%,4分钟内成功被救者,存活率可达32%。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心源性猝死患者超过50万人,而院外抢救成功率不足1%。
湖南南华大学的志愿者们正在参与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普及公益培训班。曹正平摄/光明图片
2017年,AED成功挽救了一名上海理工大学在体质测试时心脏骤停的学生,这不仅是上海推行AED校园试点项目后的首例成功案例,也是全国高校校园内AED急救的首例成功案例,2019年清华大学也用AED成功救治一名心脏骤停的学生。
合肥市地铁站厅内,志愿者在准备即将投入使用的AED急救设备。新华社发
1.当前大学生急救能力认知现状
随着现代人生活节奏的加快,我国每年因心脏疾病猝死的人数不断递增,尤为令人担忧的是“猝死”有向青年群体蔓延的趋势。调查发现,大学生群体风险意识日益加强、对新生事物接受度高,在心肺复苏知识和AED设备使用方面整体呈现出较强的学习渴望和成长需求,但同时,大学生在心肺复苏知识及AED设备操作技能方面知晓率低,应急救护能力明显不足。
风险意识强,但心肺复苏知识掌握度低,现场急救顾虑多。此次调查反映出大学生对这一疾病的高度关注,有近六成(58.13%)的大学生表示,自己最担心罹患的疾病是心肌炎/心源性猝死综合征,这一比例的担忧程度要远高于对其他疾病——诸如眼部疾病(30.90%)、白血病(29.44%)、颈椎病(28.89%)等。
由于猝死风险意识强,大学生对掌握心肺复苏知识也有较高的积极性和迫切性。在所有急救知识类别中,61.46%的大学生表示最想了解心肺复苏知识。在内心意愿上,94.79%的学生认为自己有必要掌握心肺复苏急救知识,且大学生更期待通过专业人员讲解(82.29%)和假人模拟练习(74.17%)的方式进行心肺复苏知识的学习,对知识获取的专业化程度要求较高。
虽然大学生对学习心肺复苏急救知识态度积极,但其掌握程度却不尽如人意。调查显示,“不了解心肺复苏知识”的占40.07%,“虽然了解但掌握内容较少”的占36.11%,“能完全掌握”的仅占4.86%。
实施现场急救是降低心脏骤停患者院外死亡率的重要手段,而现场急救的开展需要施救者具备一定的急救知识。调查显示,急救知识的缺乏正是大学生不愿参与现场急救的原因之一。当遇到呼吸停止的无意识伤员时,多数学生选择“拨打120,并在原地等候”(68.33%),能“立即上前查看,并采取急救措施”的比例只有25.76%。对比不同心肺复苏知识掌握程度的调查对象所采取急救措施的比例发现,在遇到呼吸停止的无意识患者时,心肺复苏知识掌握程度越高,敢于上前采取急救措施的比例越高。完全不了解或不太了解心肺复苏知识的调查对象敢于采取急救措施的比例只有12%左右,而在完全掌握心肺复苏知识的调查对象中这一比例增加至75.71%。由此可见,通过学习心肺复苏知识,可以有效提高大学生现场急救的意愿。
学习需求高,但急救设备知晓率低,操作技能缺乏。有研究报告显示,只使用心肺复苏急救的生存率为14%,而同时使用心肺复苏和AED除颤的生存率上升到23.4%。因此,AED又被称为“救命神器”。
当前大学生对AED使用方法存在较高需求。当被问及是否愿意学习AED的使用方法时,表示“非常有意愿”和“比较有意愿”之和的比例高达85.76%。虽然大学生对AED设备的学习需求强烈,但对其适用情境及使用方法的掌握情况却不令人乐观。调查显示,大学生对AED设备的知晓率偏低,只有45.63%的大学生之前听说过AED。听说过AED的医学专业学生比例(56%)略高于非医学专业学生(45.25%),但这一差异并不明显,医学专业学生并不存在优势,该设备的知晓率在大学生群体中普遍不高。
急救设备可及性好,会激发学习兴趣,提高使用意愿。观察对于记忆有第一等的意义。调查得知,在公共场所中见过急救设备的大学生更清楚其使用方法:见过AED的大学生了解如何在紧急情况下寻找附近设备的比例达到了39.29%,明显高于未见过的学生比例(8.75%)。
调查还发现,未接受过任何急救设备相关培训的学生中,AED设备的观测经历对其使用技能的掌握仍存在积极影响。未接受过操作培训但见过的学生知道如何找寻AED的比例为32.71%,相应的,未接受过培训且未见过的学生这一比例只有5.55%。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AED不单是一种急救设备,更是一种普及急救知识与急救意识的载体。其在日常生活中的有效存在,不仅可以在出现心脏骤停患者的关键时刻发挥作用,而且会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大学生了解急救设备相关知识的兴趣,对普及急救知识起到催化推动的积极效果。
另一方面,掌握必要的AED设备使用知识也会显著提高施救者采用急救设备的信心。在调查问卷中,课题组介绍若急救设备是全语音提示,无须个人进行判断和复杂操作,大学生使用其救助他人的意愿比例达到了80%。在真正了解了急救设备之后,大学生放下了心中的顾虑,表达出较高的使用意愿,这反映出我国青年本质上具有健康向上的公共服务意识和人道主义精神。
2.掣肘大学生急救能力提升的难点在哪儿
对在公共场合突发疾病的患者,能否在第一时间妥当地施与急救,考验着一个国家的社会急救能力。《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中多次提及学生急救知识普及工作,“要把学生健康知识、急救知识,特别是心肺复苏纳入考试内容,把健康知识、急救知识的掌握程度和体质健康测试情况作为学校学生评优评先、毕业考核和升学的重要指标。”课题组通过调查发现,当前我国大学校园AED配置率较低,大学生心肺复苏及AED相关知识缺乏,知识培训及救助者法律责任界定缺位。
校园公共场所AED硬件投入不足,配置率较低。AED在公共场所的投放和配置数量一般以每10万人拥有量计算。从国际AED保有量看,日本是世界上设置密度最高的国家之一,全国配置近60多万台,每10万人拥有近500台。
近年来,由于设备国产化、推动立法、民众急救意识增强等因素的驱动,我国各地也在陆续普及AED设备。目前,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地区率先进行了实践,已经成功挽救了数百人的生命。但我国公众急救知识的普及程度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中国大陆地区平均每10万人配备不到0.1台,即使在配备数量较多的深圳,每10万人也只有8.5台的保有量。在现实中,除部分一线城市的机场、运动场馆和部分地铁站外,其他地方并不多见,绝大多数也从未使用过。
大学校园同样存在急救设备配置不足的情况,当前,部分高校通过自行购买或校友捐赠的方式获得了一些设备,但很多高校只有一台AED设备,且多数将其放置于校医务室,但校园内心脏骤停的高发场所一般为操场、体育馆、游泳馆等公共活动区域,一旦发生心脏骤停的突发情况,很难在黄金4分钟内取得该设备。此次调查显示,大学生见过AED设备的场所主要是医院(54.49%)、机场(27.85%)、火车站(22.98%),在校园里见到的比例较少,这在一定程度上给校园院外急救增加了风险和不确定性。
心肺复苏知识及AED操作技能培训覆盖率低,体系待完善。AED作用的发挥与大学生应急救护知识的普及紧密相连,二者之间有很强的正相关性。我国大学生具有较高的急救知识及急救设备需求,对帮助他人也有较强的意愿态度,但其自身的心肺复苏知识知晓率及AED设备掌握能力较低,从而使其面临突发情况需要救助他人时顾虑较多,采取实际行动的原生动力不强。之所以形成这种较强的需求意愿与较弱的行动能力之间的差异,教育培训的缺失亦是重要方面。
学校教育是普及大学生急救知识和提高学生健康意识的主流途径。调查显示,只有24.03%的学生接受过心肺复苏知识的正规培训。在知晓心肺复苏有关知识的学生中,除通过学校教育(58.29%)这一主渠道外,相当比例的学生是通过电视/广播节目(49.25%)、健康教育讲座(49.25%)及自媒体推送(如微信公众号/微博大V)(42.53%)等方式获取相关知识。同时也要注意学生在自媒体推送等场景中获取的心肺复苏知识并非是专业的操作培训,大多是概念普及,实操性较差,系统性不强。在听说过AED的学生中,接受过正规培训的比例只有12.79%。在学校宿舍楼、操场等校园公共场所见过该设备的学生中,了解的途径是通过学校教育的比例为60.34%,接受过正规培训的比例则不足30%,说明即使校园配备了该设备,学校也未将其操作方法在学生中进行推广,AED相关知识普及的专业性和操作性亟待提高。
公共场所急救相关法律不健全,责任主体界定模糊。此次调查显示,即使知晓心肺复苏相关知识,大学生在紧急情况下救助他人时仍存在一定顾虑,其主要原因是“对自己的急救能力没信心,怕出现失误,需要承担责任”(75.76%)。除相关急救知识培训宣传不到位、学生急救能力不足外,现场急救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责任主体划分不清也是导致以上顾虑的重要因素。按照《医疗器械分类目录》的规定,自动体外除颤仪属于第三类医疗器械,根据我国对其管理规定,使用者必须是专业的医疗人员。此外,心脏骤停患者对救助技能要求高、最佳救助时间短,相关知识培训及对救助者能否免责的法律帮扶等缺失叠加,降低了大学生在紧急情况下伸出援手的意愿。
3.如何让大学生能救、会救、敢救
课题组认为,AED设备要有效发挥作用,需做到“能、会、敢。”“能”是指急救设备校园覆盖范围应越来越全;“会”是指普及推广心肺复苏知识,让更多大学生掌握这项急救技能;“敢”是指创造社会支持、法律支持、舆论支持的急救环境,让更多的大学生在关键时刻敢于救人。具体而言,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推进相关工作。
能救——加快推动校园AED布防规范化,扩大配置范围与密度。调查发现,针对缺乏应急救助知识、对心源性猝死严重性认识不足的问题,急救设备的可触及和可观察,能够有效激发大学生学习相关知识的热情,从而加速急救观念普及和催化救援意愿。美国在1995年就立法展开了“公众可获取的除颤仪”计划,它是一项在公共场所安置AED,并鼓励普通大众等非专业人员接受培训从而能随时使用AED的普及计划。同时,美国相关法案也规定在公共场所安置AED,且要求在紧急情况下能让公众在十分钟内获取AED。我国校园可参考这一思路,由政府有关部门出台相关政策文件,推动校园AED的配备,并明确其分布数量、密度、关键位置等。一台AED设备的有效使用范围为直径100米的区域,在这个范围外,获取AED所需的时间就可能延误最佳抢救时间。因此,在AED的具体选址过程中,应综合考虑校园各活动场所的需求,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优化布局位置、提高布设密度、缩短紧急情况下AED的可及距离。同时,为了便于后台管理与信息维护,高校也可根据学生擅长使用新媒体技术的特点,开发手机App,学生可即时了解设备分布情况,在线学习相关应急救护知识,学校后勤和医务部门也可以对设备的状态进行动态更新维护,进行后台管理。
会救——多渠道加强大学生急救知识和急救技能教育。许多西方国家目前已将急救教育纳入学校义务教育,如美国得克萨斯州规定,只有掌握心肺复苏相关急救操作方可获得高中毕业证书。日本则要求所有学生必须通过心肺复苏训练课程,学业成绩才能合格。
大学生是整个青年人口中分布相对集中、社会影响力较大、文化水平较高、接受新知识较快的群体,是急救知识的“宣传员”和“推广员”。对大学生进行心肺复苏知识及AED操作方法培训,不仅可以提高大学生自身在紧急情况下救助他人的水平和意愿,也可间接提高大学生周围人群对相关急救知识的认知,对传播和心肺复苏相关技能及AED普及起到积极作用,对提高国民卫生素质、促进急救学发展等也具有现实意义。但我国目前学校教育中急救知识普遍缺位,培训体系仍不完善。借鉴国外经验,我国也可将急救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常态化,通过卫生课、体育课、生命健康课等课程系统讲述心肺复苏知识及AED相关技能,提高急救培训的专业性和规范性,同时在培训过程中注重操作性和实践性,提升大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敢救——推进急救相关法律法规建设,规范公众现场急救行为。目前我国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陆续通过了《急救条例》,在国家层面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已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但仍未有国家层面的《急救条例》来规范现场急救;AED仍属于第三类医疗器械,在法律层面AED的使用者必须是专业的医疗人员。急救相关法律法规的缺位导致我国公众现场急救中“碰瓷”“讹人”等现象时有发生,严重降低了目击者救助心脏骤停患者的主动性与积极性。面对倒在自己面前的心脏骤停患者,公众仍面临“能不能救、敢不敢救”的艰难抉择,AED的推广使用,除了社会良好道德风气的影响,还需各类保障“好人”权益的法律、规范作为坚实后盾。因此,为保障大学生在掌握心肺复苏知识及AED操作技能,且能获取AED设备的前提下“有急敢救”,需要健全相关法律机制,建立国家层面的《急救条例》,规范现场急救,明确对紧急现场救护行为的法律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