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曰不仁者可与言哉解析,孟子曰不仁者梁惠王也原文译文

首页 > 影视动漫 > 作者:YD1662023-11-24 16:23:21

7.8不仁者可与言哉

7.8[原文]

孟子曰:“不仁者可与言哉,安其危而利其灾乐其所以亡者①!不仁而可与言则何亡国败家之有②!有孺子歌曰③‘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④’。孔子曰‘小子听之:清斯濯缨浊斯濯足矣,自取之也⑤’。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⑥。《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⑦’,此之谓也。”

7.8[通释]

孟子说:“不仁的人能与他交流吗,把自己的危险当作安全还把自己的灾祸当作有利可图把自己走向灭亡当作快乐的事!不仁的人如果可以与他交流那怎么会有亡国败家的事呢!有个孩子唱道‘沧浪的水清澈可人啊,可以浣洗我的帽缨;沧浪水浑浊湍急啊,可以冲洗我的双脚’。孔子说‘弟子们听着:清澈的水就浣洗帽缨混浊的水就冲洗双脚,或清或浊是水自己换来的结果’。那人一定是自我毁损声誉这之后别人侮辱他,家一定是自家人自我败坏以后别人败坏他,诸侯国一定是自我出了问题之后招致别国讨伐它。《太甲》说‘上天降下的灾难还可以设法逃避,自己酿成的灾祸必然自食恶果’,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7.8[注释]

①不仁者可与言哉,安其危而利其灾乐其所以亡者:不仁的人能与他交流吗,把自己的危险当作安全还把自己的灾祸当作有利可图把自己走向灭亡当作快乐的事。言,说,交流,实际是“劝说”。安,以……为安,把……当作安全。而,相当于“还”。利,以……为利,把……当作利。乐,以……为乐,把……当作快乐的事。所以,……的东西。

②不仁而可与言则何亡国败家之有:不仁的人如果可以与他交流那怎么会有亡国败家的事呢。而,如果。何亡国败家之有,宾语前置短语,疑问短语中宾语“何亡国败家”在“之”的作用下置于动词谓语“有”前。

③有孺子歌曰:有个孩子唱道。孺子,儿童。

④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沧浪的水清澈可人啊,可以浣洗我的帽缨;沧浪水浑浊湍急啊,可以冲洗我的双脚。沧浪,古水名,说法不一,有汉水、汉水的下流和别流以及夏水诸说,从孔子能听到童谣角度考虑,可能是陕西段的;从水的清浊角度考虑应该是同一条河流的不同季节。濯,洗。

⑤小子听之:清斯濯缨浊斯濯足矣,自取之也:弟子们听着:清澈的水就浣洗帽缨混浊的水就冲洗双脚,或清或浊是水自己换来的结果。斯,就。取,换取。

⑥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那人一定是自我毁损声誉这之后别人侮辱他,家一定是自家人自我败坏以后别人败坏他,诸侯国一定是自我出了问题之后招致别国讨伐它。夫,放在议论句前领起议论。自侮,自我毁损声誉,自轻自贱,不把自己当人看。自毁,自我毁损,自残。自伐,自己讨伐自己,自我出了令他国讨伐的问题。

⑦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上天降下的灾难还可以设法逃避,自己酿成的灾祸必然自食恶果。可参考《公孙丑上4仁则荣》注释⑭。

7.8[解读与点评]

跟不仁者交谈什么,好言相劝吗?这是没有用的。

为什么不仁者不可与言?因为不仁者与仁者不是同一类人,不仁者听不进好话,反而对相劝之人产生强烈的敌对情绪。

不仁者把自己的危险当作安全,还把自己的灾祸当作有利可图,把自己走向灭亡当作快乐的事。“乐其所以亡者”是做什么走向灭亡不仁者专做什么,用俗语说就是“好良言难劝该死的鬼,大慈悲不度自绝的人”,“作得紧死得快”。这里用《太甲》的“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的话再恰当不过了。

孟子是针对什么产生这番感慨的?显然是针对有些诸侯国国君的表现说的。

本章产生成语“安其危利其灾”“乐其所亡”“亡国败家”“清斯濯缨,浊斯濯足”“濯足濯缨”。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