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改编才是戏剧化的改编。遗憾的是,在本剧中,只对小人物进行了戏剧建构。
戏剧的本质是建构。无论是历史剧还是现代剧,无论是政治剧还是言情剧,都一定事先有一堆基于现实或者过去的现实的材料,然后创作者对着这些材料进行抽取和浓缩,最后重新调整建立出精炼的故事。
而本剧中这些历史上的大人物,在他们登场时就已经定型了,他们的形象来自史书。史书上的李世民、长孙无忌是什么样,他们就是什么样,君臣之间严格按照史*载,大臣之间关系融洽,没有任何变化。
唐史专家兼编剧之一的孟宪实老师也曾经纠结过,他本来打算设计一条窦建德女儿的感情线和一条前太子的暗线,但后来认为此举太过背离历史,于是舍去。舍去是对的,但这不代表所有的构建都是可以被舍去的。
李世民为什么是李世民?除了他身上独有的神性外,在他的成长过程中什么事对他造成了影响?在漫长的人生中又是什么事对他的世界观和性格造成了改变?
这就是人物小传的必要性。
可以出现先验的人物,始皇帝、汉武帝、唐太宗这些都是先验的人物,但如果想要每个角色都是出彩的,却又要求每个角色都只是先验的,那就很困难了。人物为什么是这个人物,交代不清,要么有前史,要么有变化。——而《贞观之治》里的角色几乎没有。
试想一个完全不知道李世民是谁的观众,兴致勃勃地打开这部剧,所有人他都不认识,这时观众会做什么?他会在十分钟后弃掉这部剧。
我们来看看第一集前十分钟拍了什么——答案是拍了长达十分钟的对话。这不是《大明王朝1566》第一集里剑拔弩张推动剧情的对话,而是李世民在李渊面前分析为什么要打王世充、怎么去打王世充的长篇大论。
发现问题没有?没有事件,只有无休止的对话。
这是一个说出来的开篇,这是一部说出来的五十集电视剧。
这是一个说出来的贞观之治。
二、天地之道,贞观者也
贞观皇帝李世民,作为一个除了征讨外几乎不直面对抗对手的君王,他在电视剧《贞观之治》中是没有主动性的。
这句话怎么理解呢?我们看《雍正王朝》,雍正想要治理吏治,是因为他做皇子时看到了民间疾苦;我们看《大明王朝1566》,海瑞最后决定上疏,是因为他在前期漫长的斗争中终于意识到了问题所在。
那么《贞观之治》里呢?李世民出场时就一个想法,要治理好国家,让大唐欣欣向荣。片头曲的“看这锦绣山河,给我已经很多,让我全心全意,把这土地建成理想国”,给我们的感觉就是一个不知道从哪冒出来的李世民,突然就决定要对这个世界负责点什么,要把这个世界变成自己的理想国。
而他是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剧中没有交代,观众如果不了解历史大背景,那是断然不会清楚李世民的动机和愿景,只会觉得格格不入,始终无法对这个人物共情。
这些都是可以做戏的,但它没有做,它只是把史书上的内容原封不动搬了过来。
还是那句话,这是说出来的贞观之治。
我们先思考两个问题。为什么在那个时代会有贞观之治?为什么那么多人想要复制贞观之治?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把目光放到魏晋南北朝,东汉以降,在这几百年乱世里,除了西晋的短暂统一外,一直是各个势力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割据状态,这是兼并战争。
兼并战争和农民战争是不一样的。兼并战争意味着各割据政权的统治者是鼓励农民生产的,从整体上来看,生产是不会被大规模破坏的,所以在这几百年的乱世中,人口却是会缓慢增长的。
西晋人口三千多万,等到隋朝统一全国时,人口是五千多万。在生产力没有明显提高时,和平必然是急剧且短暂的,僧多粥少的局面必然是会引发迅疾且大量的社会矛盾,无论有没有隋炀帝都会。
所以隋朝没有统一多久,农民战争便爆发了。农民战争的主体是农民,农民参战了,就意味着生产会被破坏,生产被破坏,百姓流离失所,带来的结果是什么呢?
是唐初只剩下了一千多万的人口。
这是贞观之治的历史社会大背景,如果不了解这个大背景,不仅仅无法完全感受到上文中李渊看到北胡南越一起载歌载舞时那种穿越时空的感慨,就连贞观之治为什么会诞生都无法真正从情感上感受到。
而要想完成贞观之治,还缺一个人的身影。
很多年以前,一个少年,曾经亲眼目睹他的表叔,任意妄为,罔顾天下承载,把隋帝国一步步推向覆亡,当少年长大后,少年发现,自己终于也要面对表叔曾经面对过的局面。
表叔的名字叫做杨广。少年的名字叫做李世民。
少年每走一步都会看一眼表叔走过的错误,小心翼翼,他不能像表叔那样肆意妄为,从少年变成青年,从青年变成中年,从中年变成老年,他必须始终尽心尽力,他一直牢记着百姓,牢记着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但少年在大的政策方针上仍旧继承了表叔的思路,文化、战争、经济、外交等等。
这是贞观之治的背景。
如果我们把视野放得再宽广一点,会发现隋炀帝—唐太宗这一组关系在几百年前就出现过了,那是秦始皇—汉武帝。同样是几百年兼并战争后建立的短命王朝,同样是短命王朝后因农民战争而迅速建立起的大一统帝国,汉朝和唐朝的区别是什么?
区别在一个叫张骞的男人。
公元前139年,汉武帝派遣二十多岁的张骞向西进发,年轻人带着使命行走了十三年终于回来了这个让他魂牵梦萦的出发地,长安。
当汉长安城已经消失不见近千年后,在汉长安城东南一段距离处,隋大兴城被建造起来,又过了几十年,李渊将隋大兴城作为新帝国唐的首都,并改称为长安城。
张骞带回给长安的,不仅仅是月氏的只言片语,还有长安以西近千年的交流。
所以当历史走到隋唐时,中原帝国已不像西汉初年那样了,唐代与外界的交流大大增加,贸易、外交、求学等等,唐天子这时要做的不是虽远必诛,而是天可汗。
与此同时,经学在东汉末年迎来了大崩溃,西晋的孝也没能立得起来,佛教与道教开始渗透进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而此时不要说程朱的理学,就连韩愈的新儒学理论还没有登场,在这样一个文化也是多元的碰撞时期,唐的政治理论还没有构建完毕,一切都表现出外放的形态。
所以我们明白,盛世有很多,但不同的盛世表现出不同的形态。在那样一个时期,贞观之治的出现才是必然的、有价值的且难以复制的。
而电视剧《贞观之治》开篇是李世民率领大军去征讨王世充,中段是李世民争夺皇位,后段是李世民和大臣们议论如何治理大唐。
这样的表现是准确的,但也是对观众不友好的。对于了解背景的观众来说,比如修《氏族志》这件事,就能让人回望几百年大历史;但如果观众不了解背景,那么这样一件事就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观众也许都能看明白,却无法从情感上理解它的意义。
所以贞观要有贞观的样子,这句话不仅仅只是针对武德朝说的,一定是针对整个大历史说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拍出宏大历史。
话是这么说,但是要想从戏剧上表现出来,其实是很困难的。因为时间跨度太大了,我们不能把古人请过来,我们也不能慢慢叙说这一切是怎么来的。所以选择切入点就很重要了,我们必须找到能深刻反映当时时代背景的事件,把那时一系列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命题尽可能都包裹进去,然后写人物,这样才能让观众切身感受到这些背景。
主角最好和观众一样,对这个世界一无所知。——这是最能刺激观众的办法。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所以我并不愿过多苛责《贞观之治》,相反,其实我很喜欢这部剧。
三、问其理国之要
《贞观之治》的内容极其扎实,尽管它是反戏剧的,但是真正对政史感兴趣的观众,在观看这部剧时,会享受到一顿异常丰盛的大餐。
说它反戏剧,因为戏剧是写人物的,它不是,它最重要的是讲宏观。
讲述如何治理国家,讲述如何驾驭臣子,讲述如何稳定人心……
比如一开始,李渊跟李建成说,君不与臣争功,因为最后所有的功都是君王的。又比如说,李世民被加封为太子后,任命曾经是政敌的魏征去河北安抚人心,目的是告诉所有人,天下一定要和解。